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往主要是内科治疗,但疗效不显著,电视胸腔镜肺减容术(LVRS)是近年肺气肿治疗领域里新开展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该术式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从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科对12例肺功能极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行肺减容手术。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呼吸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通畅。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肺减容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原来的呼吸困难基本消失,术后肺功能和血气检查基本正常。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肺减容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总结肺减容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提出除一般肺切除术护理外 ,应重点加强术前呼吸功能的锻炼、呼吸道的准备和心理准备 ,着重提出术后保持呼吸道及胸引流管通畅 ,避免因剧烈咳嗽、咯痰而使肺组织破裂漏气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训练 ,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对该病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手段,从2001年4月~2002年12月我科采用肺减容术,即:通过切除过度膨胀的相对无功能的肺组织,以恢复剩余组织的弹性回缩力和减少胸廓体积,恢复呼吸肌的伸缩能力,以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成功地  相似文献   

4.
肺减容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肺减容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提出除一般肺切除术护理外,应重点加强术前呼吸功能的锻炼、呼吸道的准备和心理准备,着重提出术后保持呼吸道及胸引流管通畅,避免因剧烈咳嗽、咯痰而使肺组织破裂漏气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训练,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8例肺气肿病人为行胸腔镜减容术,加强术前短期强化康复训练,使病人早期进行自主咳痰及康复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术后注重呼吸道管理、镇痛,病人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果]本组病人术后肺功能逐步提高,呼吸困难及缺氧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到达90%以上,全组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对肺减容术的围术期护理,降低了手术风险,缩短了术后住院日,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住院频次及住院时间,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胸腔镜下行同期双侧肺减容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敏 《天津护理》2002,10(1):4-5
肺减容术是通过手术方法切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受累的肺组织,减少生理无效腔,增加肺弹性回缩力,从而改善肺通气和血流。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我院自1998年10月~2000年10月行胸腔镜下同期双侧肺减容术3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8.
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容积减少术 (LVRS)通称为“肺减容术” ,即用外科手术方法处理对内科治疗反应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此法虽早在 1957年就有人大胆实践过 ,但由于近期死亡率高而未被广泛接受。近几年由于电视胸腔镜新技术的引进 ,肺减容术又重新被实践并进一步探索。我院 1992年 5月~ 1998年 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行LVRS 6例 ,术后全部康复出院。本组病人特点 :年龄大 ,病情重 ,病程长 ,危险性大 ,并发症多 ,护理较困难 ,现将围手术期特殊问题的护理提出与同道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6 5~ 76岁 ,平均 6 7岁 ,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9.
总结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方法为:在肺切除护理基础上,术前加强呼吸道准备,呼吸功能锻练、心理准备、术后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胸腔闭式引流通畅和镇痛、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肺减容围手术期呼吸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其规律性,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12例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OPD病人SRS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P〈0.01)。81.5%的COPD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差、睡眠不稳和失眠后反应。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有严重的躯体症状、严重的心理负担、夜间治疗以及白天睡眠过多。结论改善COPD病人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原发病、减少夜间不适当的刺激,重视健康教育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是提高其睡眠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手术28例总结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完成VATS手术28便。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外作性血胸、脓胸、恶性胸水、纵隔肿瘤、食管和肺疾病等。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VATS治疗某睦胸部疾病是可行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A组使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及 0 .5 %甲硝唑注射液灌洗 ,局部滴入丁胺卡那 0 .2 ,地塞米松 5mg ,B组使用生理盐水灌洗 ,局部滴入丁胺卡那 0 .2。疗程 :每周 2次 ,连续 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 ,血气分析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等。结果 :A组治疗后FEV1 ,PFE高于治疗前及B组 ,B组虽有改善但不显著 (P >0 .0 5) ,AB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对比差异具显著性 (P <0 .0 5)。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A组明显于B组。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 +滴药可以改善COPD急性期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以使用抗生素灌洗加滴入糖皮质激素优于使用生理盐水灌洗 ,其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少 ,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就能确保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4.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冠心病患者不停跳搭桥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同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冠心病患者不停跳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8例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同期接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这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1例术后14d死于呼吸衰竭,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较不停跳冠脉搭桥组有较多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术中常规搭桥组的PaO2 /FiO2 由于心肺转流而高于不停跳搭桥组,在术后6~12h却低于不停跳搭桥组。结论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由于较小地损伤肺的交换功能和较低的肺部并发症而更适合合并慢阻肺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0例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30例体检者血清CRP、Fbg的含量,同时测定其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CRP及Fbg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151.61、70.45,q=7.12~22.40,P〈0.05、0.01)。急性发作期病人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时CRP及Fbg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q=20.06、9.61,P〈0.05、0.01)。血清CRP及Fbg水平与FEV1%及PaO2均呈负相关(r=-0.82~-0.68,P〈0.01)。结论检测血清CRP、Fbg对于COPD急性发作期病情和疗效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肺淋巴管肌瘤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病人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常规CT扫描见两肺密度普遍减低,偶见囊状影;HRCT清晰显示两肺囊状影,两肺上中下野及肺内带与肺外围病灶分布无明显差异,病灶之间可见正常肺组织。结论 肺淋巴管肌瘤病具有特征性的HRCT表现,HRCT对肺淋巴管肌瘤病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肾两虚型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的含量对辨证分型的作用,作者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肺肾两虚型为本病缓解期的81.8%,痰热郁肺型、痰湿蕴肺型多见于本病急性期,分别占66.7%、55.6%。肺肾两虚型患者血清PA、TF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以TF含量下降最为显著(P<0.001),Alb含量下降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可考虑作为阻塞性肺病肺肾两虚型辩证分型时综合指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分布以及不同时期的差异来探讨其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病人就诊时或入院后当天测定血浆BNP水平作为急性发作期的值,病情稳定后评定严重程度分级并在一月后复诊时再次测定血浆BNP水平作为稳定期的值。分别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分布位置以及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差异。结果①急性加重期时不同严重程度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分布的位置是不同的,严重程度分级越高,分布位置越高(P<0.0001)。②稳定期时不同严重程度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分布的位置是也不同的,严重程度分级越高,分布位置越高(P<0.0001)。③急性加重期血浆BNP水平高于稳定期时的水平(P<0.0001)。但在分组比较中,严重程度Ⅰ级的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浆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7);严重程度Ⅱ级、Ⅲ级和Ⅳ级的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BNP水平高于稳定期时的水平(P均<0.0001)。结论对于COPD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而血浆BNP水平的变化也有助于评估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联合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对并发梗阻性黄疸胰头癌病人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5例伴有黄疸的胰头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联合营养支持组(治疗组)45例,肠外营养支持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胆肠吻合术20例,对照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7例、胆肠吻合术2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TBI)、前清蛋白(PA)、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TBI、ALT均低于术前(t=17.402~79.547,P〈0.05),治疗组TBI下降比对照组快(t=-89.000,P〈0.05)。术后治疗组PA高于对照组(t=13.830,P〈0.05),两组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PA高于行胆肠吻合术病人,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早于治疗组(t=71.500,P〈0.05),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联合营养支持可明显促进并发梗阻性黄疸胰头癌病人术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459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肺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恶心、呕吐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饮酒、是否含铂制剂、铂制剂用量和化疗次数。结论在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恶心、呕吐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