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研究成都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及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颈围/身高的比值等因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睡眠呼吸障碍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350例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均在睡眠实验室进行至少7h的夜间睡眠呼吸监测,监测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AHI、体重指数、颈围/身高的比值等。结果在纳入的350例OSAHS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1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AHI指数的高低与OSAHS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正相关。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量表的问卷对OSAH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诊断成功率高、可靠性均较高。结论350例OSAHS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14%,年龄、AHI、BMI与高血压有统计学相关性,回归方程式为:Y=-6.718+0.818X,+1.068X2+0.433x3,(1为年龄,2为体重,3为AHI);对回归模型以及其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显著有效。  相似文献   

2.
李晓苏  陈赛勇  李美红 《吉林医学》2012,33(12):2467-2468
目的:分析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伴或不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行整夜的床旁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患者,分为高血压组(58例)和非高血压组(18例),对两组进行基础情况和夜间缺氧程度以及OSAHS患者中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重指数(BMI)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5),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mean)显著下降(P<0.01)。年龄、BMI是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组AHI、BMI高于非高血压病组。年龄和肥胖是OSAHS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女性患者代谢指标变化以及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情况,探讨MS与OSAHS的关系。方法2006年8月~2009年5月,瑞金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纳入女性研究对象60例,分为单纯鼾症组(n=19)、轻度OSAHS组(n=21)和中重度OSAHS组(n=20),比较各组间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差异。其中41例OSAHS患者再分为合并MS组(n=15)与无MS组(n=26),比较两组间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的差异。结果在单纯鼾症、轻度OSAHS与中重度OSAHS组,组间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ESS与AHI呈正相关(r=0.327,P=0.011);中重度OSAHS组ESS评分、高血压比例、空腹血糖(FPG)以及合并MS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P〈0.05)。与无MS组比较,合并MS组BMI、FPG、TG、高血压比例以及ODI和ESS评分均较高(P〈0.05);两组间AHI、Lsp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S评分可反映女性OSAHS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BMI相匹配的女性OSAHS患者血脂指标无差异,但随着病情加重可引起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发病增加,合并MS的比例升高;合并MS的OSAHS患者病情更严重,MS与OSAHS两者互为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觉醒和低氧血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相关性及两者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方法测定63例OSAHS、7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睡眠构成比、微觉醒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SLT90%)及氧减饱和度指数。并将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别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BMI)、AHI、微觉醒指数、SLT90%、清醒时间、快动眼睡眠时间、1期睡眠时间、2期睡眠时间、深睡眠期时间(3+4期)和氧减饱和度指数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SLT90%、氧减饱和度指数、微觉醒指数较OSAHS患者显著增加(均P〈0.05)。导致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第一重要因索为微觉醒指数(SBP:r=0.54。P〈0.01;DBP:r=0.42,P〈0.05)。第二重要因素为SLT90%(SBP:r=0.45,P〈0.05;DBP:r=0.35,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合并发生高血压时,发病机制中首要的是微觉醒,其次是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5.
探讨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清内脂素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选择妊娠合并OSAHS患者102例(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和正常妊娠组36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内脂素和MIF含量。OSAHS合并高血压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动脉压(MAP)、内脂素和MIF含量明显高于单纯OSAHS组(均P〈0.01),单纯OSAHS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均P〈0.01);同时重度OSAHS患者的内脂素和MIF含量明显高于中度OSAHS,中度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妊娠合并OSAHS患者病情与内脂素、MIF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夜间缺氧与外部形态特征关系。方法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组,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所入选的患者均行缺氧指标与外部形态特征的检测,比较二组患者缺氧特征和外部形态特征的特点。结果 (1)睡眠呼吸暂停组较高血压组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身高、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TC、TG、UA及肥胖患病率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舒张压、HDL-C、LDL-C、BUN、Cr、FPG、2hPG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睡眠呼吸暂停组较高血压组两组患者的缺氧事件总数、缺氧事件总时间、AHI、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血氧饱和度〈90%的缺氧事件总数和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平均缺氧事件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脉搏和最低脉搏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呼吸暂停组较高血压组体质量、BMI、颈围、腰围、臀围及腰臀比与缺氧事件总数、缺氧事件总时间、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缺氧事件总数呈正相关(P〈0.01);体质量、BMI及颈围与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存在夜间缺氧与外部形态特征的改变且有相关性,且二者均参与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yphy,PSG)资料的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30.67±3.46)kg/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平均为54.59±26.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患者呼吸暂停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及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变化特点,旨在分析ADM与OSAHS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2009年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睡眠时打鼾及呼吸不规律、白天嗜睡或/和肥胖(BMI≥25kg/m^2)的患者,为连续病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血压,根据OSAHS及高血压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共261例分为四组:均无OSAHS和高血压的健康对照组(A1B1组,n=56),高血压无OSAHS组(A1B2,n=52),OSAHS无高血压组(A2B1组,n=66),OSAHS合并高血压组(A2B2组,n=87)。采用放射性免疫技术测定各受试者外周血中ADM水平。结果:OSAHS合并高血压组及单纯OSAHS组的AD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高血压组(P〈0.05),而OSAHS合并高血压组的ADM水平与单纯OS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颈围、腰围、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情况下,氧饱和度与ADM独立相关(P=0.038)结论:OSAHS与高血压相比更能影响血清中ADM水平的变化,AHI及血氧饱和度影响ADM水平,OSAHS对血浆中ADM水平的影响可能是由于AHI及血氧饱和度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年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方法对中年期OSAHS患者141例中并高血压者69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72例(对照组),进行两组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资料的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30.67±3.46)kg/m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平均(54.59±26.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结构比较显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期高血压OSAHS患者呼吸暂停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重于血压正常OSAHS患者,但睡眠结构紊乱的程度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0.
孙福财  张秀华  陈宏  曾海环 《浙江医学》2009,31(8):1092-109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SAHS)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MSAHS)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中的构成比,并分析3者主要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的993例SAHS患者,对3种类型SAHS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同时对相关的观察指标[包括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MSaO2、LSaO2)、血氧饱和度〈90%的累积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bL(〈90% T)]作组间的比较分析。结果(1)SAHS中OSAHS占96.4%,CSAHS占1.5%,MSAHS占2.1%。(2)与OSAHS组比较,CSAHS组患者白天嗜睡、夜尿增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合并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或0.01),MSAHS组患者白天嗜睡、注意力下降及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3)与OSAHS组比较,CSAHS组患者AHI显著增加(P〈0.01),MSAHS组患者AHI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SAHS中OSAHS所占比例最大,但以CSAHS的临床症状最为严重,OSAHS临床症状最轻,MSAHS介于CSAHS及OSAHS之间;上述3种类型SAHS的发病机制如何导致临床症状的差异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晓源  张友华  袁焱  王丰  曹霞 《华夏医学》2013,(6):1070-107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高血压的关系,了解OSAHS合并高血压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PSG)监测的患者177例,根据呼吸紊乱指数(AHI)分组:正常组(AHI<5)27例,轻度组(5≤AHI≤20)40例,中度组(21≤AHI≤40)61例,重度组(AH>40)49例,177例患者伴有高血压102例,不伴高血压75例.结果: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轻度组、中度组的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其他3组AHI、LSaO2、BM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HI、LSaO2 、BMI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结论: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相关临床特点,明确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经多导睡眠图监测明确诊断为OSAHS的患者,排除心肺疾病后,将其分为单纯OSAHS组和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并对组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年间共收治523例OSAHS患者,最终40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62例完成超声心动图,2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3例合并肺心病;OSAHS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6.1%,合并肺心病的发生率为3.6%。应用单因素分析,两组之间性别、年龄、身高、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呼吸暂停次数/睡眠时间、低通气次数/睡眠时间、AHI、pH值和PaO: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MI、夜间MS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AHI、夜间MSa02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相关。结论OSAHS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低。BMI、AHI、夜间MSaO,是OSAHS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患者218例,分为4组: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非老年男性组。将老年女性分为单纯高血压亚组(EH亚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亚组(EH合并DM亚组)。所有病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动态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BMI),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颈动脉IMT异常的老年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方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做相关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女性患者IMT与HOMA-IR、BMI和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非老年女性组比较,老年女性组IMT、FPG、血脂、BMI、HOMA-IR显著高于非老年女性组(P<0.05)。与EH亚组比较,EH合并DM亚组FPG、FINS、hs-CRP、IMT、HOMA-I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存在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且与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胡滨 《中外医疗》2014,(19):13-14
目的 分析与探讨老年急性肝炎与亚急性肝炎的临床特点、病因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06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肝炎患者共78例作为AH (Acute Hepatitis)组,老年亚急性肝炎患者共92例作为 SH(Subacute Hepatitis)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老年急性肝炎与亚急性肝炎的临床特点、病因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急性肝炎与亚急性肝炎患者性别分布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急性肝炎患者的年龄分布与亚急性肝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总胆红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病因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前3位分别为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以及脑水肿,而亚急性肝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前3位分别为肝腹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肝性脑病。两组患者发生不同并发症后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肝炎与亚急性肝炎在年龄分布、凝血功能、总胆红素水平等临床特点以及并发症类型、死亡率等预后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应作为两种独立的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检测57例OSAS患者血浆Hcy水平,按国际疾病分类、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MI)分组分别比较,并与34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国际疾病分类各组间、各年龄组间、OSAS患者男性与女性间Hcy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SAS患者BMI升高者Hcy高于BMI正常者,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结论 Hcy水平与OSAS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及并发症类型无关,而与OSAS及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海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方法对54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为(420.82±87.53)μmol/L,女性为(309.09±71.20)μmol/L,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7.81%,女性为24.40%,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0岁年龄组与50岁以上各中老年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女性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30√40岁青壮年年龄组与50岁以上各中老年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O.01)。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组比较,男性组与女胜组比较,高血压发病率及体重超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北海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内地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女胜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伴发高血压、超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中青年OSAHS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特征的差异。方法分析37例老年OSAHS和294例中青年OSAHS的临床表现和多导睡眠图特点,并按体重指数(BMI)匹配比较两组多导睡眠指标差异。结果老年OSAHS的症状除夜尿频率更高外(P=0.01),其他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体重指数更低(P=0.018),颈围更小(P=0.003),合并糖尿病(P=0.001)和高血压病(P〈0.001)更多。老年组I、Ⅱ期睡眠时间(P〈0.001)和占总睡眠时间比例更高(P〈0.001)。两组之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老年组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较中青年组高(P=0.009),但调整体重影响后这种差异消失(P=0.114)。结论老年组OSAHS主要临床表现与中青年组相似,老年OSAHS患者比中青年组体重更轻,并发症更多,夜尿更频繁。中青年组比老年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更低可能与BMI更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田蕾  汤洁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89-90,146
目的了解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为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4752人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测定空腹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结果本次共调查40岁以上居民4752人,查出DM患者220人,患病率为4.63%,其中男性4.35%,女性4.86%;查出IGT患者282人,患病率为5.93%,其中男性7.48%,女性4.67%,性别患病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除40~岁组以外,其他年龄组随着BMI水平增高,DM、IGT患病率也明显上升(P0.05);除BMI18.5组外,DM、IGT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P0.05)。男女各年龄组腹型肥胖的DM、IGT患病率比正常体型组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BMI≥24或男性WC≥85cm、女性WC≥80cm者是DM患病高危人群,因此做好中老年肥胖人群的行为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脂联素(adiponectin,APN)、肾素(renin,PRA)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0-05/2013-02月在作者医院就诊的初治肥胖性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就诊的初治单纯性高血压者80例及单纯肥胖者40例为对照。收集3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围(waistcircumference,WO、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抽取空腹卧位静脉血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APN以及血浆PRA、AngⅡ。并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PN、PRA、AngⅡ与其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从单纯肥胖组、单纯高血压组到肥胖性高血压组PRA和AngⅡ水平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性高血压组APN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直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PN与BMI(r=-0.487,P〈0.01)、WC(r=-0.441,P〈0.01)、DBP(r=-0.436,P〈0.01)、PRA(r=-0.328,P〈0.01)、AngⅡ(r=-0.271,P〈0.020)呈负相关。PRA与BMI(r=0.334,P〈0.01)、WC(r=0.381,P〈0.01)、SBP(r=0.526,P〈0.01)、AngⅡ(r=0.571,P〈0.01)呈正相关。AngⅡ与BMI(r=0.348,P〈0.01)、WC(r=0.397,P〈0.01)、SBP(r=0.534,P〈0.01)、PRA(r=0.571,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低下以及RAS激活可能与肥胖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