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响琴  汪彩梅 《微机发展》2010,(1):124-127,131
离群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研究分支,而聚类算法分析则是进行离群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文中首先分析研究离群数据挖掘方法,对多个离群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同时针对高维空间数据的特点,分析挖掘高维空间数据中的离群点方法。其次对聚类分析算法进行讨论,分析一种基于网格和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聚类高维空间算法(CLIQUE算法),运用它可以更好地挖掘高维空间中的离群数据。提出了CLIQUE算法的有待改进的思想,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据挖掘以发现常规模式为主体,但离群数据在欺诈分析及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分析价值,离群数据检测已成为数据挖掘的重要内容。对聚类与分类以及关联规则分析中典型的常规数据挖掘算法如何处理离群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讨论了BIRCH、CURE、Chameleon、DBSCAN以及基于共享最近邻的聚类算法以及基于不平衡分类和基于非频繁模式的离群检测技术,给出了一种利用K-最近邻算法的离群数据检测方法,并报告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高维空间离群点的检测和分析是数据挖掘的研究难点之一,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直方图和FP增长的高维空间离群点的挖掘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每一维上数据点的KNN(K-Nearest Neighbors)距离,形成直方图,利用直方图判定数据每一维上的离群点,然后用FP增长算法挖掘频繁离群维之间的关联规则,用于解释离群点在离群维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所提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数据流数据的动态性、时序性和数据量大等特点使得数据流上的数据挖掘变得更加困难和富有挑战。通过对Squeezer聚类算法的研究分析,并基于此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聚类的数据流离群数据检测算法O-Squeezer。把数据流看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将其分成许多数据分区,在每个数据块内用改进的O-Squeezer算法挖掘离群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算法可以有效发现数据流中的局部离群数据,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离群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分析了离群数据及其挖掘方法,然后根据LF算法和CSI算法,提出了基于群体智能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了基于群体智能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的有效性。与其它方法相比,该算法避免了用户在设定参数初始值时给算法带来的影响,并且不需要设定初始聚类中心,因此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数据流数据的动态性、时序性和数据量大等特点使得数据流上的数据挖掘变得更加困难和富有挑战.通过对Squeezer聚类算法的研究分析,并基于此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聚类的数据流离群数据检测算法O-Squeezer.把数据流看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将其分成许多数据分区,在每个数据块内用改进的O-Squeezer算法挖掘离群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算法可以有效发现数据流中的局部离群数据,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关联聚类算法挖掘网络异常数据时间复杂度高、精确度不理想等问题,提出Spark-MML聚类算法。为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设计并行化频繁项集挖掘环境,使用兴趣度约束与支持度自适应策略挖掘网络数据特征量强关联规则;利用可变网格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剔除K-means聚类离群点,基于最大最小距离确定聚类中心及数值K,将网络数据分为异常和非异常。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聚类中心选取陷入局部最优,降低了异常数据挖掘的时间复杂度,有效节约算法运行空间,是一种可靠的网络异常数据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k均值分区的数据流离群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离群知识发现是数据挖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流离群点挖掘更因其挖掘对象具有动态性、不可复读性、数据量大等特点而成为离群知识发现研究的一个难点.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分区的流数据离群点发现算法,先对数据流进行分区做k均值聚类生成中间聚类结果(均值参考点集),随后在这些均值参考点中,根据离群点的定义找出可能存在的离群点.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数据流离群点检测问题,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k均值分区的流数据高效密度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流聚类是数据流挖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有的数据流聚类算法大多采用k中心点(均值)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不能对数据分布不规则以及高维空间数据流进行有效聚类.论文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分区的流数据密度聚类算法,先对数据流进行分区做k均值聚类生成中间聚类结果(均值参考点集),随后对这些均值参考点进行密度聚类,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分布不规则以及高维空间数据流聚类问题,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子空间聚类改进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徐树维 《计算机仿真》2010,27(5):174-177
高维数据聚类是聚类技术的难点和重点,子空间聚类是实现高维数据集聚类的有效途径。CLIQUE算法是最早提出的基于密度和网格的子空间聚类算法,自动子空间聚类算法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带来了子空间聚类算法的空前发展。深入分析CLIQUE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介绍了一些近几年提出的子空间聚类算法,并针对CLIQUE算法的局限性作了改进,聚类的效率和精确性得到了提高;最后对子空间聚类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