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血病患者的化学治疗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白血病细胞是一种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成人白血病诱导缓解和缓解期继续治疗均采用联合化疗方案,使白血病的缓解期和缓解率以及存活时间,都有显著的提高。临床上应用化疗药物主要采用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两种方法给药,应用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和并发症,因此加强静脉保护,对于保证治疗和减轻毒性反应极为重要。1合理选择静脉 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由于联合化疗中药物品种多、刺激性强,多数患者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要行几十次静脉穿刺,为保证治疗,应注意做好静脉的保护工作,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抗结核治疗多采用“2HRZE/4HR方案”,患者接受化疗1~12周时常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其中以胃肠道反应较常见,使患者因此中断或停止治疗,延误病情。对此,中医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笔者临床发现,此类患者症状符合中医脾胃湿(痰)热证,故采用清热化湿(痰)法治疗,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化疗间歇期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化疗(即化学治疗)。在化疗期间,患者在病房能得到医务人员的监护,但由于白血病患者治疗时间长,费用大,大部分巩固化疗的患者化疗疗程结束后(即化疗间歇期),往往在家中度过。良好的护理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故指导家属做好家庭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心理护理初次确诊时,出于对患者的保护,医生往往先将病情告诉患者家属,这对家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在患者面前,他们又不得不强装笑颜,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应给予心理支持,关心、安慰他们,并让他们明白维系好融洽和睦的家庭关系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首先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现实,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使患者有温暖、安全、可依靠的感觉,精神有所寄托,激发对生命的渴望,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由于不了解病情,可出现焦虑、多疑等心理,或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当得知自己得的是白血病后,则易出现悲观、自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所以对患者应表情自然,谨言慎行,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采用局部扩展法,使其逐步了解病情。并向患者说明只要坚持化疗和护理得当,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是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旨在研究出抵制患者不良反应的有效对策,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60例,对其进行甲氨蝶呤化疗治疗,观察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氨蝶呤治疗后会出现消化道反应、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31.6%)和黏膜损害(3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对症处理后,43例一般反应患者均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17例严重反应患者抢救恢复15例,治疗有效率为88.2%。结论:在使用甲氨蝶呤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必须研究不良反应应对对策才能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以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化疗无法达到长期缓解目的,共9例患者采取常规化疗,其中1例为CR,5例为PR,3例为进展;5例患者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均为PR;3例患者采取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其中1例获得CR,2例为PR;3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倾向于急性白血病,其预后与患者的生存情况均较差,采取硼替佐米对其进行治疗具有靶向作用,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治疗带来希望。硼替佐米联合常规化疗对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具有较高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慧  凃丽春 《江西中医药》2011,42(11):24-26
恶性血液病即指血液病中的白血病、淋巴瘤、MDS、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疾病等,常常需要化疗来控制治疗,但伴随着化疗和病情的转化,临床上常常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的损害、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出血等相应表现,而这些反应通常影响病人的治疗和生活质量,对此笔者在临床上常常配合中医药与相应辨证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付倩倩  杨丹  叶宝东 《新中医》2021,53(21):175-177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化疗副作用给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发热是患者化疗间期最常见的症状,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的甘温除热法是中医治疗癌性发热常用治法。该文探讨了甘温除热法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间期发热症状的作用机制,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但未能阻止其恶化,3例病情有进展,5例病情急变恶化,采用化疗后效果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近期效果明显,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相似文献   

9.
20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leukenl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有大量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出现于骨髓和其他器官和组织,并进入外周血液中。临床上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治疗除做骨髓移植可能完全治愈外,主要靠化疗使病情缓解,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现将我院200例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临床上除常见进行性贫血及出血外还常合并各种类型的继发感染。带状疱疹即是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沿神经纤维末梢发生的一种特殊皮肤感染。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易合并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病情重,恢复时间长,易于发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化疗期间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仍是化学疗法 ,其目的是杀灭白血病细胞 ,解除因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症状 ,缓解病情。但化学疗法在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同时 ,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杀伤和抑制作用 ,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加之白血病患者抵抗力低下 ,往往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如感染、出血等。因此化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和科学的护理 ,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也是白血病护理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1 化疗期间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白血病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 ,化疗期间正常细胞受到杀伤和抑制 ,血中白细胞数…  相似文献   

12.
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但化疗药物在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的呕吐不但在短期内能导致患者营养缺乏、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而且可造成患者精神极度紧张、焦虑,20%的患者甚至需推迟化疗,30%的患者拒绝进一步接受化疗。因此,防治化疗期胃肠道反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邵继芳 《四川中医》2000,18(5):13-14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人体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笔者在临床上体会到,对白血病的化疗期、缓解期、合并感染期,根据中医理论予以辨证施治,能起到减轻化疗副作用、延长生存期、协助控制感染等疗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对该病治疗的优越性。1化疗期 化疗为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能迅速杀灭白血病细胞,使之在短期内获得缓解。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明显,特别是胃肠道反应,在治疗中均可发生,轻则食欲不振,重则剧烈呕吐,造成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不能坚持治疗。祖国医学历来重视人体胃气的重要性,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重…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时常出现程度不等的毒性反应。本科自1994年12月~1997年12月共收治35例放、化疗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观察病情及理,均提高了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恶性肿瘤35例,均经细胞学及免疫学检查确诊。男性27例,女性8例,年龄28~76岁,其中胃癌12岁,食道癌8例,直肠癌5例,肺癌4例,白血病3例,乳癌3例,已施行手术26例,未手术9例。均实施化疗术,其中8例在化疗的基础上行放疗术。2临床观察2.1胃肠道反应:因脾胃失调所致。常见胃脘饱胀、恶心呕吐、纳差、腹泻、舌淡、苔薄白或薄腻,脉细软或细弦。…  相似文献   

15.
赵海燕  刘莉  吴丽娟 《河北中医》2010,32(11):1722-1724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白血病患者缓解率和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在杀伤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使用伊马替尼来治疗25例不同时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16例患者实现血液学完全缓解,3例患者实现血液学部分缓解,患者出现的一种或者多种不良反应绝大多为轻度的不良反应,多可耐受,近期疗效良好。结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近期疗效比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可以用作无法接受骨髓移植治疗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首选化疗的药物。其远期效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特别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化疗中出现的消化道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毒副反应 ,许多患者不得不被迫中断或放弃治疗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 ,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笔者运用健脾和胃饮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消化道反应患者 3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患者均为住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均经病理组织学或X线、B超、CT、手术等确诊。其中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2 3~ 6 8岁 ,平均5 6岁。其中肺癌 5例 ,多…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化疗是临床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方法^[1]。而静脉化疗是化疗最主要的给药途径,如何保护好患者血管,使患者有较好的血管条件去接受化疗计划,保证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是血液内科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治疗白血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对37例白血病患者的静脉化疗过程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分型,并利用细胞仪对患者的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确定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确诊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20例,多为男性;65%的急性双表型自血病患者同时表现出髓系和B系:正常核型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有7例,占35.0%,异常核型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有13例,占65.0%:对20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进行联合化疗治疗,病情有较大程度缓解者8例,占40.0%。结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并不常见,但其治疗难度较大,疗效不显著,患者的存活期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培本法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化疗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急性白血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贞芪扶正冲剂联合补肾益髓方进行中医扶正培本治疗。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0%(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周围血常规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扶正培本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扶正减毒临床疗效,提高了有效率,可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