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金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614-4615,4619
目的 观察微创介入手术与开颅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0年8月,某院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共64例患者,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微创介入观察组及开颅手对照组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人数、住院时间、意识状态评分、死亡人数.结果 出血量在30~50 ml之间的患者钻孔组与开颅组相比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在50~70 ml之间的两组术后,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术后发热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ADL(日常生活量表)分布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中等量脑出血患者,手术创伤少,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好,开颅手术适应于较大量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破裂治疗中开颅夹闭手术与血管栓塞介入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以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60例进行研究.6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应用开颅夹闭手术.实验组采取血管栓塞介入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相关及MMP-2指标.结果:实验组疗效结果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传统开颅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颅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开颅手术和脑室镜手术两种方法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脑室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脑室血肿完全清除率(75.0%)高于对照组(45.0%);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0%和85.0%,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0±2.7)低于对照组(16.5±2.6);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ADL达到良好功能状态者11例(28.2%),高于对照组为4例(11.1%).[结论]脑室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病死率低,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于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意识,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两组术后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命健康质量及满意度情况。  相似文献   

6.
吴雁飞 《医疗装备》2023,(22):81-83+8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手术,试验组行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及日常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P<0.05),Barthel指数均高于同组术前(P<0.05),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比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更显著,手术效率更高,术后更快恢复,且血肿清除率更佳,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王水 《医疗装备》2021,(3):121-12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可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且有利于加快康复速度,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477-1478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在治疗脑出血实践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和开颅手术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每组患者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口大小、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开颅手术组,创口大小显著小于开颅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创手术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开颅手术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整体效果更好,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价值分析与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  相似文献   

10.
骨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凌峰 《现代医院》2009,9(5):38-39
目的对比骨瓣开颅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瓣开颅手术45例,小骨窗开颅手术61例,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小骨窗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骨瓣组(p<0.05);两组间肺部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骨窗组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骨瓣组(p<0.05);治疗后90d,两组间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手术可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可降低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但远期整体疗效与骨瓣开颅手术相比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诚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39-140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患者行开颅术后进行二次手术的原因,探讨其临床对策。方法回顾2010年12月--2013年7月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患者28例,回顾性分析与全部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积极治疗后,28例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患者中,8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植物生存,2例患者重度残疾,4例患者中度残疾,12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外科疾病病情变化迅速.存在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开颅手术的可能性,分析其再次出血原因、早诊断、早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分别应用于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各自疗效。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疝气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作观察组,并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另选取66例作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微创手术术中、术后各方面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且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54%,而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7.27%,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应用于小儿疝气治疗中,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确保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属于临床治疗小儿疝气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和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显微手术和常规开颅手术对其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6月~2017年06月期间,在我院脑外科进行治疗的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颅脑显微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术后的脑水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脑水肿持续时间、脑水肿体积以及脑残流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显微手术,其术后脑水肿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疾病特点、治疗需求,对比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单纯开颅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2020年3月的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n=80),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采取随机法分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少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疾病近年来较为常见,需采取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与开颅手术比较,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等优势,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比较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26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3例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自主活动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相比传统手术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春 《现代养生》2014,(6):67-67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分为传统组(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共71例和大骨瓣组(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共67例;传统组患者采用额骨瓣或颞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大骨瓣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及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大骨瓣组患者在血肿清除率,急性脑膨出、二次脑损伤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神经介入检查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55例脑血管疾病行神经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干预组患者术前安排专科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进行规范细微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分析心理、生理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中、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缓解紧张情绪,有利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凯 《智慧健康》2022,(24):96-100
目的 分析传统开颅手术和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选取为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62例。利用整群随机化分组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对比组,其中对比组31例患者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31例患者开展3D-Slicer+神经内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ADL及NIHSS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残余量、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治疗前ADL及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ADL评分均好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残余量、住院天数均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可知,研究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意识障碍程度分析可知,研究组与对比组术前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1周后、2周后、4周后障碍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析发现,研究组高于对比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以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以及术后...  相似文献   

20.
田显忠 《智慧健康》2022,(13):46-48
目的通过对早期脑梗死开展介入溶栓治疗措施并观察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市平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计60例,并且按照对患者的治疗时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措施)与观察组(n=30,实施早期介入溶栓治疗措施)。通过对两组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血管总再通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再通率为73.33%,前者远高于后者(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有所下降,运动功能分数有所提高,并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总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总发生率为6.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对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开展早期介入溶栓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同时安全性比较高,可以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具有临床推广实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