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胸腔镜肋骨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肋骨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该院胸外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肋骨肿瘤患者36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每组18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行微创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纵隔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行微创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行开胸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特点,优于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值得在胸外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临床特点、处理原则,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11年11月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51例,28例保守治疗: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2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其中传统开胸手术治疗6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5~8 cm)8例,单纯胸腔镜手术9例,并都同期行胸膜固定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全部治愈.结论 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应积极予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胸膜固定术可靠有效;胸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术恢复快、损伤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赵永  孙振宇  顾敏威  孙琦  张卫民  瞿伟丰 《河北医药》2012,34(10):1503-1505
目的 比较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NSCLC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胸腔镜组(n=46)和开胸组(n=46),2组患者分别实施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并随访观察2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均少于开胸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较开胸组缩短(P<0.05),术后VAS评分较开胸组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8.70%)较开胸组(19.57%)低(P<0.05).2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安全、有效、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付加国 《河北医药》2013,35(5):701-703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采用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TS)50例(胸腔镜手术组),传统开胸(OT)肺癌根治术50例(开胸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量、拔管时间、淋巴结清扫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2组1、3年生存率.结果 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痊愈出院.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同开胸手术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手术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治疗组(P<0.05);胸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胸腔镜手术组总有效率94.0%,开胸手术总有效率92.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胸外科医生VATS的操作技巧日益娴熟、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全胸腔镜有可能在肺癌手术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通过电视胸腔镜能够完成胸外科大部分疾病的手术。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更加符合美容效果等优点,但因其手术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目前在国内仅有几家医院可以开展此手术。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暨沈阳军区胸腔镜微创外科中心自2008—08-01开始已成功开展了5例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术后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回顾性总结12年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1264例的体会。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622例,纵隔肿瘤、囊肿切除119例,食管疾病手术107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2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17例,胸外伤手术2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72例,胸腔疾病活检术84例。结果表明,1230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34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为达到根治,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主要并发症45例,占3·56%,包括肺泡漏≥7天30例;术后出血4例,其中3例再次VATS手术止血,1例开胸止血;3例术后胸腔积液或积气,再次置闭式引流管;4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和1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食管憩室术后胸腔感染,食管胸膜瘘;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1例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患者,肺大泡切除术后第5天死于呼衰;10例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术后2个月~2年2个月复发,其中3例再次VATS,并胸膜腔粘连术。结论:①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对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②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③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病情倡导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是近几年来在胸外科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胸部微创手术 ,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1998年 12月至 2 0 0 1年 5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施行胸内手术 13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结合我们的经验 ,就围手术期护理有关问题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3例 ,女 2 3例 ;年龄 12~ 80岁。本组 136例VATS手术 ,12 6例经电视胸腔镜完成手术 ,10例中转传统开胸手术。手术病种 :肺气肿肺减容术 9例 ,肺大泡切除 2 5例 ,肺癌楔型切除术 2 7例 ,纵膈肿瘤或囊肿 8例 ,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 1例 ,恶性胸水胸膜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分析胸外科收入中应用微创小切口技术的优势。方法:将自2013年4月至2018年1月入住我院的116例胸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使用全胸腔镜以及单孔胸腔小切口手术,然后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比,了解该中治疗方法的优势。结果:所有患者在我院经过了手术质量,并且均无血胸、脓胸、胸廓畸形以及伤口感染的情况存在。选择这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质量都发生了术后漏气的情况,而全胸腔镜手术有3例、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有1例,并且不具备明显的差异。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VAS评分、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选择使用小切口手术患者的各项指标要优于其他手术。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对于胸外科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能够促进患者的更快恢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病情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李伟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30-531
目的讨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从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3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组(A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B组),A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肺叶切除术和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B组行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情况、病检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B组少,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而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病检结果显示,腺癌患者24例,鳞癌患者6例,腺鳞癌患者4例,错构瘤患者2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2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手术与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一样,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小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金哲 《中国医药指南》2008,6(4):173-174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胸腔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2年2月~2007年6月,在胸腔镜手术中有选择地应用小切口完成各种胸外科手术54例,其中自发性气胸、肺大疱31例,肺部肿瘤17例,恶性胸腔积液2例,纵隔肿瘤4例。结果本组52例手术成功,2例术中发现胸膜广泛粘连、大出血而中转传统开胸手术。仅8例使用一次性器械。手术平均时间72min,术后平均住院10天,费用较同期单纯胸腔镜手术减少三分之一。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适应症广,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辅助肺癌切除术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肺叶切除22例,全肺切除13例,中转开胸手术1例。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与常规开胸手术比较,电视胸腔镜辅助肺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结论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肺癌切除术有其严格的手术指征,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开胸手术,但只要指征明确,手术操作得当,则比胸外科常规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07年01月至2009 年12月我院共施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7-62岁,平均43.1岁。行胸腺全切术2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行胸腺扩大切除术5例。 结果 无中转开胸者,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3d,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15土25.5)min,术中出血量(50土5)ml,术后引流量(60土22)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5.2d。 结论 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是治疗胸腺瘤的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微创理念的普及,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被普遍认为是自体外循环问世以来胸外科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革新[1],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师将该治疗方法应用到早中期肺癌手术中,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以及术后疼痛较轻等优点[2];为了很好地对比传统开胸术式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这2种术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胸外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本院行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复合麻醉,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肺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肺叶切除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及肺叶切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等情况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较常规开胸手术操作简单,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1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对2组围手术期指标、生存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传统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总量及1年生存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反应蛋白在术后1,2,3d明显增加,但电视胸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8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对纵隔肿瘤进行切除治疗,创伤小,出血量少,能有效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血胸、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和胸膜疾病,过去临床常行开胸手术治疗。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血胸及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中逐渐普及,具有微创性,且有其独到之处。笔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治疗胸腔疾病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在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胸及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及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电视胸腔镜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与胸骨正中劈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胸组有1例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电视胸腔镜组的总有效率与胸骨正中劈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较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胸腺扩大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昀  熊方  谢琪 《贵州医药》2013,(12):1150-1151
胸腔镜主要用于诊断胸膜和部分肺部疾病,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现代胸外科发展的方向。胸腔镜不仅是治疗技术,又是一种具有众多优点的高效诊断技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内科胸腔镜手术具有直视、创伤小、准确、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本组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18例经X线、CT、纤支镜、胸水实验室检查均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均行胸腔镜检查,分析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