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测定茶叶氨基酸总量的茚三酮显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茶叶中的氨基酸共有三十多种,其中以谷氨酰乙胺,即茶氨酸(Theanine)含量最高,约占茶叶氨基酸总量的65%,而为茶叶所特有。茶叶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以及它们的降解和转化产物,都直接影响茶叶品质。例如与茶叶嫩度和香气形成关系密切,对茶叶滋味有较明显的影响,可认为是构成茶叶滋味鲜,甜,苦,涩,四大味要素中鲜味物质的主体,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茶叶滋味好坏的主要标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1972年杭炒青各级标准样茶进行了氨基酸总量,多酚类,咖啡碱,水浸出物及其容量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年来的茶叶化学研究,一般认为茶汤中游离氨基酸的鲜浓香味是决定茶汤滋味的重要因素之一。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等都具有一定的鲜爽香味。此外,茶树组织中特有的一种茶氨酸是非蛋白基酸,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在茶叶中大约占干重的0.5~2%,而茶氨酸的味阀浓度约为0.06%,这也说明了茶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参于体内代谢和各种生物机能活动,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旦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颖氨酸在人体内是不能合成的,因此被称为必须氨基酸,在茶叶冲泡过程中,有许多游离氨基酸溶于茶汤中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4.
用生理体液法测定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静  李布青 《茶业通报》1990,12(2):27-29
本文采用了笔者改编的生理体液程序〔《氮基酸杂志》1987(4)〕和茶氨酸专用程序〔第六次全国色谱学术论文集(下)1987.10〕,对同一茶叶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比较测定,同时对四个不同类型的茶鲜叶检测出28种氨基酸。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占干重2—5%,由于它与茶叶的滋味,茶叶的药理作用及营养辅助作用密切相关,所以在茶叶品质鉴定以及茶树品种特性鉴别中乃是一个重要的理化指标。笔者采用生理体液改进程序,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上对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质量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不同季节生产的古茶树红茶为原料,采用GB/T8314-2013方法对其游离氨基酸总量进行测定,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分析定量。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总量以春茶夏茶秋茶,不同季节产的古茶树红茶茶汤中共检测出22种游离氨基酸,共有的氨基酸19种,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丝氨酸等5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8.00%~48.55%;各类氨基酸中以脂肪族氨基酸含量最高,占比为88.16%~90.91%,而芳香族和杂环族氨基酸含量较低;特征氨基酸(茶氨酸)与功能氨基酸(γ-氨基丁酸)均以春季样品含量最高;呈现苦味、甜味与鲜味的氨基酸共有12种,在茶汤中普遍低于阈值。  相似文献   

6.
茶叶游离氨基酸及其总量的国标法测定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量与茶叶品质直接相关,其检测的结果准确与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检测采用国家标准GB/T8314法,其方法存在一些疑问,本文就该方法的部分疑问作了初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茶叶种类、茶叶品质、汤色和冲泡因素等对茶汤pH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茶类的茶汤都呈弱酸性,但酸度会随着氧化程度及茶叶品质的提高而提高,茶汤汤色也会随着pH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不同的冲泡时间、温度以及茶水比都会影响茶汤的pH值。  相似文献   

8.
Ca2+-Mg2+-Al3+复配对绿茶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金属离子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与理化指标的影响,使用Ca2+、Mg2+、Al3+ 3种金属离子及其复配对速溶绿茶粉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钙离子对茶汤浊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多种金属离子对茶汤浊度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不同金属离子及其复配处理都会引起绿茶茶汤电导率增加,pH、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下降,儿茶素总量、GC、EGC、C、EC、EGCG、ECG和CG各组分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GCG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上升,氨基酸组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茶汤感官品质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茶汤香气变得平和、滋味变苦;不同处理之间,以自来水处理对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影响最大,不同金属离子复配处理对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的影响显著大于单一金属离子处理。  相似文献   

9.
从儿茶素、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变化,探讨洗茶时间、pH值对信阳夏秋绿茶冲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洗茶时间对信阳夏秋绿茶儿茶素、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洗茶时间的延长,茶汤中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但酚/氨比在20 s后无显著差异,确定最适洗茶时间为20 s,pH值为6~7,20 s时,茶汤中酚/氨比最低,感官品质有所提升。娃哈哈饮用水和信阳地区自来水最适合淋洗及浸泡夏秋绿茶。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为国际上公认的茶叶品质成份。氮、磷、钾是茶树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与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与含量有着密切关系。适量的施氮对茶叶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氮不足或过量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茶树有喜铵耐铵的特性,施用NH4+—N肥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磷能促进类黄酮物质的形成以及增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钾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的含量,对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也有影响;不同钾肥品种对茶叶品质影响不同,就提高茶叶氨基酸的效果而言,以硫酸钾最好。氮、磷、钾三种元素配合施用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良好的效果,单施其中一种不仅无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而会使茶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1.
茶中的氨基酸浸出量对茶汤的滋味及营养价值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根据报道,名贵优质绿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都较高。《名茶研究选集》,究其原因,名茶除了对制茶鲜叶要求较高外,其生长环境对鲜叶中积累较多的氨基酸也有一定的作用。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茶园的海拔高度和坡向都对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12.
茶叶氨基酸对茶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成为重要的品质成份之一,其与品质的相关系数高达0.987。茶叶科学工作者对茶叶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生物合成以及茶园生态对氨基酸动态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鉴定茶树品种、茶叶品质以及探索茶园生态对茶树生理影响等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及种类则因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差别而不同,一般认为含有二十余种氨基酸,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四种氨基酸被认为是对茶叶品质影  相似文献   

13.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青茶、绿茶中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已有报导,本文则用日本柴田型氦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祁门红茶汤中游离氨基酸并在方法上作一些必要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屯绿"的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13个"屯绿"茶叶样品中儿茶素与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5种主要儿茶素单体的含量趋势为EGCGEGCECGECC;儿茶素总量范围66.49~90.49 mg/g,平均值为74.43 mg/g;一共检出29种游离氨基酸组分,甘氨酸和脯氨酸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游离氨基酸总量范围10.80~16.66mg/g,平均值为14.7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0%~63.6%,平均值为53.9%;牛磺酸含量0.12~0.32 mg/g,平均值为0.27 mg/g。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屯绿”的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13个“屯绿’茶叶样品中儿茶素与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5种主要儿茶素单体的含量趋势为ECJCG> EGC> ECCJ> EC>C;儿茶素总量范围66.49—90.49mg/g,平均值为74.43 mg/g;一共检m 29种游离氨基酸组分,甘氨酸和脯氨酸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游离氨基酸总量范围10.80—16.66mg/g,平均值为14.7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3.00/0-63.60/0,平均值为53.9%;牛磺酸含量0.12—0.32 mg/g,平均值为0.27 mg/g。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复方荷叶袋泡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荷叶、菊花和茶叶三种原料,通过两两组合选优、再三者组合优化配比,试图筛选出口感好、营养成分搭配合理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组合chj2营养保健成分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较高,含水量较低,感官评定茶汤绿色清澈、香气清新、口感纯正,是一种较理想的配比组合。包装袋大小、冲茶水温、制作原料等因素对袋泡茶茶水品质有较大影响,要求包装袋大小适中,以容纳3~4g的规格大小为宜;水温一般以80~90℃比较好,冲泡后茶汤香气清新、汤色清绿、味道纯正;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品质纯正,确保袋泡茶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开发富硒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茶叶硒形态、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等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无机硒含量、有机硒含量与总硒含量随叶面喷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随叶面喷施硒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面喷施0.02 g/L处理茶叶各化学品质指标含量最高,化学品质满足GB/T14456.3—2016标准要求,茶叶硒含量满足GH/T1090—2014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关于茶树中氨基酸代谢研究的若干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中的氨基酸,和一般植物一样,参加茶树体内的物质代谢,许多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有的还是合成一些与代谢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先质.氨基酸总量,特别是其中某些氨基酸,更与茶叶品质有直接的相关性.现就茶树代谢中氨基酸研究的一些进展和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自交系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的品质差异,选取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 25 份自交系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玉米籽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玉米籽粒中含有的 17 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玉米自交系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可提取出 5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 80.925% ;基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品质优劣顺序,得分值在前 5 位的依次为 SZ2、SZ3、SZ4、SZ5 和 SZ10。25 份自交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其中 SZ2、SZ3、SZ4、SZ5 和 SZ10 的品质较优,SZ25 的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20.
十大名茶滋味与化学成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茶叶是一种饮料,人们一般凭自己的嗜好去评定其品质的优次。如果要在感官审评上统一茶汤的滋味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借助于化学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探讨影响茶汤滋味的主导因素及其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寻找科学的审评方法,而且有利于定向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