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露  牛犁 《纺织学报》2015,36(5):93-97
高山汉作为生活在大山之间、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支特殊的汉族群体,其服饰延续了汉族传统,装饰艺术亦独具特色,对其装饰艺术的研究可深化对汉族特殊族群服饰艺术的了解,扩充目前汉族服饰研究的范围。为此,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高山汉服饰研究发现:其纹样主要集中在背带、童帽、绣花鞋、围腰、银饰等服饰品上,题材以动植物等自然界的事物为主,并辅以宗教、文字、人物等纹样;组织形式包括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角隅纹样、连续纹样等;工艺手法包括传统的绣、贴、镶、嵌等。高山汉服饰纹样通过写实与夸张的有机结合,平面与立体的相辅相成,传承与吸收的内在底蕴形成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2.
苗族服饰纹样其构型是苗族人民对图腾信仰及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探究苗族服饰纹样的来源,分析不同纹样的艺术特征以及构成形式,表现了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阐述了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民族纹样。  相似文献   

3.
苗族服饰装饰元素纹样多样,图案富有变化。色彩搭配具有民族特色,而且集实用装饰功能传递本民族文化一体,是本民族情感的表达,智慧的体现。贵州少数民族中大花苗系苗族重要的支系,大花苗传统节日服饰无论是图案纹样还是制作工艺极富民族特色。文章基于传统节日服饰制作工艺的相关理论,从服饰的纹样和制作工艺风貌分析斗古乡大花苗的服饰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传承与创新的思路,试图对大花苗民族服饰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定新乡是苗族人的聚居区,这里的服饰纹样以几何纹为主,十字纹是其中的重要装饰纹样。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MFB001990(五件套)、MFB009846、MFB001964、MFB008560八件具有代表性的藏品为例,从十字纹的制作工艺、构成形式及应用于服饰上的特点入手,详细介绍了该地区的十字纹样与服饰特征。其独特的图案工艺、智慧的造型方式及鲜明的纹饰特征不仅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瑰宝,而且可为现代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丝绸》2015,(11)
剑河苗族锡绣服饰艺术特征鲜明,其以锡代线在挑花基础上对面料进行二次加工的刺绣方法,在苗族刺绣技艺中堪称一绝。现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从服饰艺术的取材、款式、结构、装饰工艺等方面,对黔东南剑河苗族锡绣的服饰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旨在通过其独特的传统服饰技艺的艺术表现来探寻服饰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关性。剑河苗族锡绣服饰就地取材的面料、契合功能的款式与结构设计,以及表达信仰的装饰工艺,体现出的是与物性、与人、与时、与礼相宜、因地制宜、文质相宜的造物理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全套施洞苗族"盛饰"为实物研究样本,结合采集的数据和田野考察的资料,剖析施洞苗族以"盛"为美的银饰佩戴观念。同时,通过对纹样布局的分析和造型细节的解读,进一步探讨蕴涵在施洞苗族"盛饰"中无处不"盛"的装饰特征。  相似文献   

7.
清代陶瓷工艺技术高超,陶瓷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女性服饰纹,不仅能反映出清代女性服饰的特点,还能反映出清代陶瓷装饰特点。女性服饰纹的艺术特色既与服饰本身的艺术特点有关,也与陶瓷装饰的技法有关。本文从青花、粉彩等陶瓷装饰技法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然后探讨这些陶瓷装饰技法影响下的女性服饰纹的艺术特点,最后又分析了其它工艺因素对女性服饰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苗族堆绣传统纹样是苗族记载其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文字。以传统苗族堆绣纹样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其艺术特征及其在苗族服饰中的应用特点,结合现代女装设计的典型案例,进行创新设计实践。研究认为,黔东南苗族堆绣纹样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题材的选择、造型的塑造及其形式的构成3个方面;传统堆绣纹样应用在现代女装设计中呈现出题材现代化、造型简约化、色彩朴素化的趋势,且3种趋势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9.
《丝绸》2016,(1)
传统服饰中的菊花文化,是中华菊花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物态、精神、行为三个方面分析菊文化在服饰中传播的特征,指出在物态形态上,菊花的纹样特征、题材种类、装饰现象、工艺形式等物态表象呈现出多样性;在精神形态上,菊文化具有视觉形式审美与意象人文象征的需求特征;在行为形式上,菊文化体现为菊纹在服饰装饰、穿戴与生活着装的习俗特征上。研究认为,菊纹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纹样,没有阶层的限制,服饰菊文化具有根源的一致性和阶层差异带来的表象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壮民族传统服饰装饰纹样是壮族文化的缩影,它蕴含着壮族人民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和精神的寄托与追求。本文通过介绍壮族传统服饰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服饰装饰纹样中的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以及主题纹样等,论述了壮族传统服饰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所体现的价值,提出装饰纹样可以通过形式提取、组织重构等设计方法并与技术手段相结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进行应用。文中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说明了壮族传统服饰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其价值并传承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螺旋纹在服饰中是一种常见的纹样,无论是在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如苗族),还是现代民族风格的服装品牌都会运用此纹样进行装饰。螺旋纹在不同地域、风格的服装中,其表现形式、组合方式和表现手法都有各异。现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丝绸》2017,(12)
中国清末民初的传统服饰中"卐、卍"字纹屡见不鲜,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其服饰当中均有体现,其艺术表现形式及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被世人喜爱和追捧。文章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37件带有"卐、卍"字纹的服装及饰品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卐、卍"字纹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并且结合史料对清末民初时期服饰中"卐、卍"字纹的结构特点、表现形式、吉祥寓意等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进一步总结归纳了服饰中"卐、卍"字纹的形式美感和艺术特征,并从中寻找传统纹样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灵感,为后期服装设计的创作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苗绣纹样中的水涡纹是苗族服饰中的传统纹样。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区苗绣纹样的来源与民族历史,分析苗绣纹样中的水涡纹图案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提出水涡纹图案设计方法新思路。提取水涡纹的形态设计因子,细分纹样结构、层次、形状、色彩等元素,在设计的过程中从水涡纹的构图和布局方式进行创新,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水涡纹样,并应用到时尚的丝巾设计中,让传统苗绣图案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无锡锡绣是苏绣的分支,以地域得名。贵州剑河苗族锡绣也被称之为锡绣,是苗绣的分支,以其材质命名。两种刺绣艺术都被称之为锡绣,虽同音同字却各具特色。本文从无锡锡绣与剑河苗族锡绣的艺术形式入手,从锡绣的历史沿革、材质、绣法、纹样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探究其蕴含的独特文化意义,并提出两种锡绣的保护和传承的建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和实物相结合的考证方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Parzor基金会和帕西人收藏的154件20世纪的帕西刺绣产品进行研究,得出:帕西刺绣的纹样有花卉植物纹、动物纹、人物风景纹等,排列方式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二方和四方连续,使用最多的针法是平绣,其次为打籽绣和锁绣。轻薄的绞经暗花织物最多用作满绣纱丽,平纹地暗花织物仅用作裤子局部装饰刺绣,女性和儿童上衣用素色五枚缎居多。帕西刺绣是帕西人获得身份认同,传达美好寓意,兼具实用和美的服饰。帕西刺绣在现代服饰上的创新应用,为其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对帕西刺绣的研究,有利于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卍"字纹在新中式男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卍"字纹起源与纹样特征,根据"卍"字纹在传统服饰中的应用,剖析了"卍"字纹的装饰形式和文化理念,从装饰部位、配色原则、材料与工艺着手,探讨了"卍"字纹在新中式男装中的应用,为"卍"字纹样的传承创新,构建与挖掘独具现代品格的新中式男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满族生活中的吉祥纹饰、服饰造型和闲暇生活中的文化元素,撷取满族吉祥纹样艺术设计手法、服饰造型和拼接、满族闲暇文化素材,以及几何纹与具象纹、传统纹、西方纹组合等纹样设计技法,探讨该艺术元素和艺术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并尝试将满族生活元素、拼接形式、混搭纹饰嵌入到流行时尚图案设计应用中。满族文化为现代纹样创新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来源和设计灵感,可为当代纹样设计增加民族元素和文化精神,对图案、服饰的设计创新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江苗族服饰刺绣常用色彩及运用规律、西江苗族服饰刺绣图案的构图形式和刺绣技法的装饰特征、西江苗族刺绣在服饰中的装饰法则三方面的解读,了解西江苗族刺绣在服饰中的运用特点,展示西江苗族刺绣所代表的典型的苗族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征.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值得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研究法、实物观察法和田野调查法,分析苗族打籽绣在图案题材、色彩搭配和构图形式上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出其在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认为: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打籽绣题材极为丰富,多采用复合形造型语言;构图布局因纹样题材的不同而各异,多见单独纹样和连续式纹样;色彩上一般使用紫红色的绣布,白色梗线,但绣制的图案颜色则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区别;传统苗族打籽绣与现代服饰品的结合有工艺纹样的嫁接、与其他针法技艺的结合以及材料的革新3条路径。  相似文献   

20.
几何纹是中国传统纺织图案纹样设计中的重要纹样之一,从新石器时期便被广泛运用在图案的装饰上。在不断地发展中,几何纹样始终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装饰纹样,经久不衰,其对现代的纺织品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几何纹的应用随之历经了一次大发展。因此本文探究了丝织中几何纹样元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体现及意义,以及其在现代织品中的图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