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煤矿选煤厂降尘效果不理想,无法对现场粉尘浓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有效降尘的情况,提出了应用粉尘在线监测与气水两路喷雾自动降尘装置,对现场粉尘浓度进行自动分析,当粉尘浓度超过一定限值后进行自动喷雾降尘。该系统在皮带机机尾处试用后降尘效果较为明显,大大降低了现场粉尘浓度,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太原选煤厂翻车机靠板装置原来采用的橡胶缓冲板由于存在厚度薄、强度低、耐磨性和抗压性差等缺点,频繁出现开胶、破损、断裂等故障,影响正常生产。结合现场实际性能要求,从材料的选用、制作工艺的设计两方面提出了新型的聚氨酯缓冲板的开发制作方案。通过改造,将新型聚氨酯缓冲板替代了原来的橡胶缓冲板后,延长了翻冲板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金牛股份公司显德汪矿综采一队成功使用了一部自制的落煤缓冲装置,有效保护了设备、减少了用工.提高了原煤成块率。该矿综采一队工作面的转载机与运煤皮带机尾搭接处落差达1.5m,运煤过程中常出现跑煤和砸坏机尾缓冲辊等情况。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后,决定在搭接处制作安放一部落煤缓冲装置.并画出图纸,着手制作。据了解,自制的“落煤缓冲”装置制作简单.用料节省。长约1.8m.为铁板焊接的梯形滑槽结构。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煤在运输、转载、卸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弥漫在空气中的煤尘,给矿工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还会引起煤尘爆炸。  推广使用自动化喷雾降尘技术是煤矿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更是实际的需要。本文介绍的是球型阀门自动喷雾降尘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投资少,效益高。1 球型阀门自动喷雾结构  球型阀门自动喷雾装置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由球阀及其固定装置、打杆、喷雾头、进出水管路等组成。  根据需要喷嘴可安在转载点的卸载处,也可安在输送带的上方其它需要喷雾降尘的地方,可安装一个喷嘴,也可安装多…  相似文献   

5.
五里堠煤矿2102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巷道内安装的带式输送机在进行煤矸卸载时,卸载点附近粉尘浓度高达80 mg/m~3。采用传统喷雾降尘时静压水损失量大,自动化水平低且降尘效果差。经过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煤点泡沫自动抑尘系统。该系统可根据输送机运输物料重量自动进行降尘,大大提高了降尘自动化水平,降尘后卸载点粉尘浓度控制在20 mg/m~3以下,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任远 《山西煤炭》2016,(4):70-71,75
通过现场调研经坊煤矿井下运输大巷的各产尘点的产尘原因和特点,结合粉尘的扩散特性,针对目前防尘和降尘设备降尘效果不佳,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及煤尘的二次降落,以及浪费水资源等问题,提出合适的喷雾方案,通过试验分析该喷雾装置在带式输送机转载点处的降尘效果,验证该风水联动喷雾装置降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原综掘机跟窝皮带机尾与转载皮带机头配套搭接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对综掘机跟窝皮带机尾与转载皮带机头连接方式的改进,能够有效地解决皮带跑偏、撒炭、不便清理、转载皮带机头搭接装置易掉道等问题,省人省力,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水喷雾降尘技术的不足,模拟井下供水、供气条件构建了泡沫制备试验与测试系统,设计了一种泡沫制备工艺流程,成功制备出高性能降尘泡沫,实验获得了泡沫制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在朱仙庄矿北翼皮带机大巷和810总回风下山的综掘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降尘泡沫大幅降低了掘进工作面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显著提高了降尘效率,明显改善了作业环境,保障了掘进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七采辅助运输巷皮带机头搭接六采运煤大巷皮带,且正对六采矸石仓上口,为提高煤质,杜绝矸石入系统,需煤、矸分离,将掘进产生的煤入六采运煤大巷皮带,矸石入六采矸石仓,为此在保证不影响迎头正常掘进的情况下,工区自行研制了煤、矸分离皮带机头卸载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1301胶带顺槽掘进工作面的作业环境,根据巷道地质条件进行综掘面产尘特性分析,得出掘进工作面的主要产尘源;进一步通过CF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分析,确定降尘技术的重点区域为滞后掘进工作面50 m范围,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进行降尘方案的设计,设计采用煤层预注水、综掘机载泡沫、转载点及皮带机喷雾降尘等降尘措施,并在降尘方案实施后进行粉尘浓度测试分析,降尘效果显著,优化了掘进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散货装卸作业中粉尘污染严重,以及常规压力雾化喷雾降尘系统无效耗水量高的问题,提出在常规压力雾化喷雾降尘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自动感应装置实现自动喷雾思路。对80万t/a皮带机生产线料斗喷雾降尘装置进行了自动喷雾降尘技术改造,环境监测数据和粉尘污染扩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装卸粉尘的减排率达85.3%,粉尘减排量达9.76 t/a,抑尘效果明显,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成果可用于散货装卸作业喷雾降尘系统改造工程,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四达 《山东煤炭科技》2022,(12):133-134+137
针对义棠城峰煤业010102工作面DTL100/80/315型输送机卸载点粉尘浓度过高、煤流速度大的问题,设计了缓冲除尘装置并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卸载点粉尘浓度从285 mg/m3降低至28.7 mg/m3,到达下级输送带的煤流速度从4.2 m/s降低至1.18 m/s,设备跑偏断带等故障率降低至3%以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矿井作业环境粉尘污染日益严重,且现有技术手段防治难、协同弱、效果差等问题,为了从源头上实现矿井粉尘的高效控除,改善矿井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对矿井开采、掘进以及运输等3个典型作业环节的粉尘防治技术装备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提出了金属矿采场多组份水炮泥抑尘、煤矿综采面封闭雾化控除尘、金属矿掘进巷道粉尘净化、煤矿综掘面风雾双幕协同增效控除尘以及矿井皮带运输转载点干雾降尘等高效技术装备体系,结合现场试验和工业应用,对所研发的系列技术装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普通水炮泥相比,多组份水泡泥对总尘、呼尘的抑尘效果分别提高了90%、80%以上;煤矿综采面雾化封闭控除尘技术装备在现场应用后,工作面平均总尘、呼尘降尘率均大于90%;金属矿掘进巷道粉尘净化系统的除尘效率高达91%以上,净化后的风流能够进入循环通风系统,有效提高矿井风流利用率;煤矿综掘面风雾双幕协同增效控除尘装备对总尘、呼尘的平均降尘率分别能够达到97.78%、98.13%;干雾降尘装置具有良好的降尘效率,在皮带运输转载点的降尘效率达到80.4%,在溜煤眼转载点处的降尘效率达到81.8%。  相似文献   

14.
针对岳城煤矿综掘巷道粉尘扩散严重、治理效果差等现状,提出在摇臂附近安装引射除尘装置实现尘源降尘、在掘进机右侧安装机载高压喷雾装置实现传播降尘、利用轻质附壁风筒和自移式高频脉冲除尘风机实现巷道降尘的"三步封闭除尘法"。经过现场验证,掘进机司机处、转载处和巷道100~200m范围内均实现了有效降尘,降尘率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西曲矿采掘机的喷雾降尘装置进行了优化改进和实践应用,对喷雾降尘装置喷嘴内部结构进行了调整,并通过调节气水比来实现雾粒粒度和喷雾方向的调节;通过与采掘机微震动传感器感应信号的连接来实现采掘机机头的有效喷射。现场实践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的喷雾降尘装置粉尘治理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山西潞安集团李村煤矿研制出皮带机机尾刮煤板便捷卸煤的装置,有效避免了清煤工作中由于人工铁钎清煤造成的安全事故。传统的皮带机尾刮煤板两侧是相通的,需要用铁钎清除刮煤板中间槽上的积煤,往往造成皮带机尾两侧都有煤堆积。而使用该装置后,当刮煤板中间槽装满时,清煤工只需向外将清煤手柄拉出,清煤板就会将堆积的浮煤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液压支架护帮板回收至末端产生冲击大的问题,以ZY12000/28/63D型液压支架护帮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数学模型。利用AMESim软件搭建千斤顶缓冲装置液压模型,通过运行仿真分析了缓冲装置对末端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缓冲装置改善了护帮板回收至末端冲击大的问题,提高了其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杨红强 《中州煤炭》2012,(3):61-62,64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的现场实测,得出了粉尘在工作面浓度分布情况,运用气水喷雾降尘技术及中压喷雾降尘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各转载点主要产尘处安装除尘装置除尘,降低了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使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3220运输顺槽掘进期间的粉尘含量,通过具体分析喷雾降尘机理,确定影响喷雾降尘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雾粒大小及分散性、尘粒与雾粒的相对速度、喷雾水量、喷雾水质和粉尘的润湿性;基于理论分析结果,结合3220运输顺槽的具体情况确定降尘系统由喷雾机喷雾+皮带机喷雾+巷内喷雾组成,并在喷雾系统中添加抑尘剂添加装置,在喷雾系统实施前后进行不同区域粉尘浓度的测试作业。结果表明:喷雾系统实施后,掘进工作面各个区域的降尘率均达到80%以上,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平山煤矿31016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针对该工作面粉尘浓度较大,普通喷雾降尘装置无法有效降低粉尘浓度等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液压支架风力负压喷雾降尘装置和采煤机湿式喷雾降尘器。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该装置能够促使喷雾范围有效扩大,喷雾浓度明显上升,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平均降尘率最终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