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测试了某铜镍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铜镍矿区和对照区土壤背景值。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水流、风力等对废石堆场周边区域重金属扩散、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是Ni、As元素高背景区,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除As元素超标外,总体质量较好,As元素超标与该地区背景值偏高有关。废石堆场周边区域,水流、风力等因素对重金属扩散传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和稻谷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分析研究了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布范围以及典型稻谷样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土壤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在选矿厂周边,主要污染元素为Cd和Cu,污染程度以轻度污染为主,Cd元素富集程度相对较高;该矿区尾矿库北侧河流上下游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大致相当,尾矿堆放对北侧河流周边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十分轻微;该矿区周边稻谷样品中Cd元素含量均不超标,矿山采选活动并未对矿区周边稻谷食品安全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检测了某铅锌矿区水、土壤、尾矿、废石等样品重金属元素含量,追踪调查了尾矿库、排土场下游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分布范围,并对重金属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锌矿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差,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在尾矿库和排土场下游地块;铅锌矿区主要污染元素为Cd、Cu、Pb、Zn、As,污染程度以轻度-中度污染为主;尾矿库下游重金属元素Cu、Pb、Zn、As污染分布在1 600m内;排土场重金属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下游400m内。土壤样品Cu、Pb、Zn与As、Cd元素呈显著正相关性,Cu、Pb、Zn、As、Cd元素来自同一源头,可能源自尾矿、废石等固体废物;Hg、Cr、Ni元素来自另一源头,与矿业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尾矿堆积区进行环境调查,采集了附近土壤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汞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97~6.27,57.14%采样点的污染级别为Ⅳ级,属于强污染;铅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03~4.74,平均指数为1.77,71.43%采样点的污染级别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镉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39~4.90,80.95%采样点的污染级别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铬、砷几乎没有污染;铜、锌的地质累积指数平均值为0Igeo1,污染级别为Ⅰ级,属于无污染到中度污染;汞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甘肃某金矿矿区及周围土壤,设置了9个土壤采样点,采样分析了铜、铅、砷、汞、镉、铬(六价)和镍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污染指数法进行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分析与评价,统计分析各个采样点的综合污染程度,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砷元素为矿区的主要污染因子,该矿区所在地生态...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某化工厂砷锑铅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探索合适、适量的修复剂对重金属砷锑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筛选出适用药剂及配比,确定最优的稳定化修复条件。结果表明:污染土壤∶氧化钙∶硫酸亚铁∶磷酸二氢钾∶硅藻土重量比为94∶2∶2∶1∶1,将土壤、药剂按配比搅拌均匀后加入30%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常温养护7 d后,经修复处理后的土壤中浸出浓度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质量标准,经过10 a的酸雨淋洗没有发生返溶现象,具有长期稳定的效果,对人体健康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朱红  杨浩  杜蓉  黄天龙 《甘肃冶金》2022,(6):116-119
以甘肃白银某铅锌冶炼场地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的综合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表层土壤中Pb、Cu、As、Hg、Ni的均值远高于当地背景值,其中Hg的最大超标倍数达8倍以上,As超过5倍以上。研究区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排序为Hg>As>Cd>Cu>Pb>Ni>Cr6+,说明Hg和As对该区域土壤的生态危害最大。9个采样点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范围为269.1~435.9,其中有8个点处于较强度生态危害,占比达88.9%,可见该区域受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较高。经分析,主要原因是Hg和As的生态危害性较大导致,因此该区应重点关注Hg和As对土壤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土壤环境重金属受污染程度评价标准不统一、定性指标难以定量化的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土壤中Cd等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的Matlab-FIS工具分析了白银市白银区附近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土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采样点中层土壤受污染程度高于表层土壤,远离工业区的土壤质量好于工业区附近的土壤。研究表明,模糊评价法可以精确地对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进行评价,解决了传统的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单因子指标评价法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0.
李庚飞  王剑影 《黄金》2012,(8):50-52
以潼关县某金矿排水沟附近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Ni、Ti和Co等7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以期为金矿周围土壤污染的人工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附近土壤中Co均已达到极严重污染水平,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为22.59,最大值超过评价标准的50.59倍;Cr、Ni、Sr污染相对较轻,但其平均值也已达轻度或中度污染水平;Rb、Ti、Zr在矿区内暂无污染。相关性分析表明,Cr-Ni-Co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它们可能有相近或相同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程潮铁矿尾矿库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镉、砷、铅、铬、铜、镍和锌)的生态风险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单因子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尾矿库土壤As和Cu的污染问题突出,超标率分别为33.3%和41.7%,其它重金属在少数点位超标;农田土壤仅重金属Cd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16.7%的尾矿位点处于中度污染水平,25%的尾矿位点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农田土壤整体上较清洁。尾矿土壤中41.7%的Cu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41.7%的土壤Cu属于中度~强污染地质累积风险,少数位点由于Cd和As含量较高,达到较高等级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地质累积风险。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Cd,局部地区达到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和地质累积风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和Cr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较为突出,整体而言,尾矿区有33.3%的位点存在致癌风险,所有土壤的非致癌风险等级低,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较低。由于少数位点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仍需加强该尾矿及其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填埋覆土的方式对煤矸石进行处理,在沉陷区沟壑地带分层充填矸石,使沟地变为平地,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神府东胜煤田的大多数煤矿现已基本采用填埋覆土的方式对煤矸石进行处理。以神府东胜煤田中某排矸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排矸场表层土壤(地表及-1 m处)中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研究表明,排矸场中As、Cd、Cr、Cu、Pb、Zn含量超过该地区的土壤背景值,对当地的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排矸场土壤中As、Cd、Cr、Cu、Mn、Ni、Pb在-1 m处的含量高于表层土壤,并且排矸场中-1 m处土壤的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都高于对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排矸场中Cd、Cr、Cu、Ni残渣态占比最大,As可氧化态占比最大,Mn、Zn、Pb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占比较大,Mn、Zn、Pb以更不稳定的形态存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典型锰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主要来源,以重庆市秀山县溶溪锰矿区周边农用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中镉、砷、铅、铬、镍、铜、锌和锰的含量,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统计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并结合皮尔逊相关性分析、PCA和APCS-MLR分析,解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和贡献率。结果表明,锰矿区周边水稻田土壤Mn均值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农作物土壤(p<0.05),其他7种重金属均值含量在各农田土壤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红薯地(13.34)>大豆地(2.73)>玉米地(2.19)>水稻田(1.80),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大到小表现为:Mn>Cd>As>Ni、Zn>Pb、Cr、Cu。地累积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Mn>As>Pb>Zn>Ni>Cd>Cu>Cr。污染源解析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Pb、Ni、Cu、Zn和M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0.8、p<0.01),主要受到矿业开采等活动影响,贡献率分别为80.0%、55.3%、57.9%、61.4%、73.3%和98.4%。As和Cr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48、p<0.01),主要受到土壤母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贡献率分别高达88.5%和76.3%。因此,应重点加强对Mn和Cd的来源管控和污染防治。此外,红薯地8种重金属污染累积程度均高于其他农作物土地,应开展相应整治,防止持续对红薯地土壤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贵州丹寨县铅锌矿区矿业活动对土壤系统运转对环境影响,以丹寨县兴仁镇铅锌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小流域内河流周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表层(0~20cm)的样品,分析测定土壤中Cu、Cd、Pb、Zn、Mn、Hg、As 7种重金属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指数法对矿区不同土壤层重金属进行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0~10cm土壤中Cu、Cd、Pb、Zn、Mn、Hg、As含量分别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0.65、5.13、1.74、2.45、0.59、5.08、0.27倍。10~20cm土壤中Cu、Cd、Pb、Zn、Mn、Hg、As含量分别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0.71、3.11、1.18、2.21、0.65、4.88、0.21倍。不同小流域与不同深度土层危害程度有所差异,通过评价结果得出研究区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为Cd、Hg,土壤重金属处于中等及以上潜在生态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以南方典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集中区为研究对象,对冶炼企业厂界内表层土壤中Cd、Pb、As、Zn、Hg、Cu、Cr(Ⅵ)、Ni八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模型对冶炼厂的生产区、储存区、废水治理区、固废贮存区或处置区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内土壤受到Cd、Pb、As、Zn四种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冶炼厂内土壤总体存在强潜在生态风险,Cd、As、Zn是主要生态危害元素;同时As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Pb存在非致癌风险;厂内污染主要集中在生产区和废水治理区。  相似文献   

16.
某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贵州六盘水某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程度,以矿区周边农田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测定Cr、Ni、Cu、Pb、Zn和As含量,分析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并探究其来源。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超标倍数依次为Cu(5.82)>Ni(2.52)>Zn(2.46)>Pb(1.81)Cr(1.51)>As(1.18),重金属分布显示矿区煤矸石山和洗选厂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较为严重。单项污染指数均值显示Cu处于重度污染水平,Ni、Zn为轻度污染水平,Pb、Cr、As为轻微污染水平;综合污染处于重度污染级别。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u、Ni、Zn、Pb处于轻度污染,Cr、As表现为尚未污染水平。研究区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68.02,已经达到轻度危害程度,其中Cu、Ni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RI)的贡献最大。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Zn与Pb、Zn与As以及Cu与Pb的相关性较强,表明Zn、Pb、AS、Cu的来源较相似,为第一类来源,主要源于采矿活动产生的三废;Ni、Cr分别为第二、三类来源,第二类重金属来源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机械损耗有关;第三类重金属主要受土壤母质影响。4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处于重度污染,轻度危害程度,Cu、Ni是研究区土壤影响最显著的生态风险因子,重金属主要源于采矿活动产生的三废。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了解北京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检索收集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关研究文献数据,并结合空间分析、地累积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等方法对其分布规律、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农用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含量均低于筛选值,但大部点位的重金属含量已超背景值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显示区域土壤Hg和Cr地累积风险最大,其污染点位占比分别达82%和67%,其余重金属累积污染风险较低。不同暴露途径下,各单一重金属或复合作用导致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为可接受水平。但相较于其他重金属而言,土壤As的潜在致癌和非致癌风险最大,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区域土壤As的监测与管控治理,以期实现区域农业活动可持续绿色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