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治疗脑瘤型脑血吸虫病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男,36岁,宿松县人。头痛、呕呕1个半月,1975年9月16日入院。检查:神清,双视乳头水肿伴出血,左鼻唇沟浅:左肢体轻瘫,左病理征(+)。颅骨平片示左额顶钙化斑。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初压350mmH_2O,细胞数12×10~6/L(12个/mm~3),生化正常。右颈动脉造影示右额顶叶占位性病变。9月25日开颅探查,术中见右额顶叶广泛水肿并在交界处的皮质内有2×1.5×1.5cm大小不等多结节性肿块,色灰白,质硬,血运不丰富。将肿块全部切除,继行骨瓣减压。病理组织检查诊断为日本血吸虫多发性肉芽肿。随访10年,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两半球几乎同时发生高血压脑内血肿极为罕见.作者曾见2例,报导如下:例1:男性72岁,突然半昏迷,四肢瘫痪,血压170/104mmHg,刺激可诱发去皮层强直发作,瞳孔园形等大,光反应灵敏,有构音障碍等后组颅神经症状,右侧病理征阳性.发病24小时CT见左丘脑有1.5×2cm,右丘脑到基底核有2×3.5cm血肿,两侧血肿周围均有低密度区,血肿穿破入脑室,两侧脑室前角与大脑外侧裂轻度不对称(左>右),除脑室扩大外未见异常低密度区.经保守治疗,一月后死于肺炎.例2:男性68岁,突然右偏瘫,语言障碍、半昏迷.血压178/102mmHg,瞳孔左>右,光反应好,右巴氏征阳性,无脑膜刺激征.发病1小  相似文献   

3.
张力性气颅——一种少见的颅脑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手术后张力性气颅是一种少见、但可致命的手术并发症。我们最近治疗1例,现结合文献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 女,43岁。因左耳聋6年,头痛3年,于1984年7月30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左5、7、8颅神经损害和左小脑征(+)。头颅平片示左内耳孔扩大。CT扫描见左桥小脑角4×4×5cm大小圆形高密度影,第四脑室受压变小并向右移位,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中度扩大。诊断:左侧听神经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23岁。1988年11月1日入院。入院前7(1/2)小时不慎从3米高处坠落,左额部着地,无原发昏迷,伤后头痛、呕吐数次。6小时后 CT 扫描提示:前额部凹陷骨折,波及前颅窝底,凹陷深达0.6cm;左额硬脑外血肿57ml。患者幼时有出血不易止病史,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因凝血机制不全,手术区渗血而两次手术,输血1600ml 始愈。入院查体:嗜睡,前额及面部明显肿胀,前额头皮挫伤,枕部无伤痕。右腹壁反射弱,双下肢 Gordon's 征  相似文献   

5.
例1 男,39岁,因剧烈头痛、意识模糊2个月入院。检查左鼻唇沟浅、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右颈动脉造影显示右额后占位病变。次日意识不清,上午十时急诊行右额开颅术,先穿刺囊液20余ml,于右额后常规方法摘除4×3×3cm肿瘤,肿瘤后部有囊性变,囊壁病理检查为间皮样组织。术中止血满意,但于手术结束缝合硬膜时见硬膜外渗血多,血压降至70/50,  相似文献   

6.
例1 男,43岁。1980年7月10日入院。头痛、呕吐3个月,加重1月伴视物模糊。曾按病毒性脑炎反复使用大量抗菌素治疗50天无效。检查:消瘦,双视乳头水肿,左鼻唇沟较浅,左上下肢肌力Ⅰ级,双膝反射亢进,左下肢病理反射~(?)。脑电图检查示右额慢波。脑血管造影示右额后、顶前占位性病变。7月18日开颅于额中回后部穿刺。抽出黄色、粘稠、无臭味脓液10ml,脓肿6×5×7cm,完整取出。基底部囊内虾肉样组织。脓液镜检: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患者55岁,被锤子击伤头部昏迷入院。入院查:血压160/100mmHg,脉搏80次/分,自主呼吸20次/分。意识丧失,双瞳孔等大,直径为3mm,光反应消失,四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右侧鼻唇沟变浅,仅左手有自主运动。左额顶区创口2.5×1.5cm,顶枕正中线上有2.5×2.0cm 创口,两创口中间有横行边缘不整齐长达6cm 的创口。头颅前后位X 线片发现有骑跨左右顶骨矢状窦、广泛的凹陷骨折线。气管内麻醉下清创,顶部凹陷范围7×5cm,深达3.5cm,骨碎片陷入脑组织,予以复位时有大量静脉血自骨碎片下涌出,咬除碎骨片后发现矢状窦中1/3有0.2×0.3cm 裂口出血,暂填塞矢状窦裂口出血处,并沿颅骨缺损扩大创口达枕部,在距第一  相似文献   

8.
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特殊表现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女 ,2 7岁。 12岁始右前额及右顶枕部逐渐出现骨性突起 ,诊断为骨纤症。后随年龄增长 ,肿块增大 ,入院前半个月右前额肿块迅速增大 ,局部有疼痛发热感。检查 :右顶枕部 10cm× 8cm骨性肿块 ,右额部及眉弓外侧亦有 6cm× 5cm软性包块 ,有压痛感。颅骨X线片 :右顶部呈象牙状骨性增生 ,但内板尚完整 ,右额部广泛骨质破坏 ,呈蜂窝状 ,蝶骨嵴与前颅窝底有骨性增生。肿块穿刺为血液向腔内注入泛影钠 2 0ml造影 ,见造影剂向瘤腔与附近骨板障渗透 ,但未进入静脉窦。在全麻下作开颅探查 ,术中发现右额部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 ,其中夹杂有被破…  相似文献   

9.
自体颅骨帽状腱膜下保存及回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对颅内压增高需去骨瓣减压患者采用自体颅骨带蒂转移至帽状腱膜下保存 ,待颅高压消退后再将保存颅骨回植于原骨窗 ,达到颅骨成型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 3 0例 ,男 1 9例 ,女 1 1例。年龄在 1 9~ 71岁。颅脑损伤 2 3例 ,自发性脑内血肿 5例 ,高血压脑出血 2例 ;去骨瓣左额颞 1 0例 ,右额颞 8例 ,左颞顶 5例 ,右颞顶 5例 ,左颞顶枕 2例。颅骨瓣面积 4cm× 5cm~ 7cm× 8cm ,骨瓣回植时间 3 0~ 95d。2.手术方法 :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 ,选择适合埋藏颅骨的帽状腱膜下间隙 ,用锐性分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4岁,工人。1980年10月17日因左前额包块2年余,头痛伴双侧听力下降1年半入院。左前额部有外伤史。查体未见色素斑和皮下肿块。双侧视乳头水肿,右侧中枢性面瘫,双侧听力消失,右上肢肌力Ⅳ级。脑电图示中度异常、左额慢波灶。颅骨平片见左额骨一3×3cm骨密度增高区,边缘呈梳节状,内有密度不均的斑片状阴影,左侧内听道扩大。左侧颈动脉造影示左额占位病变。头颅CT增强扫描见左额部接于颅骨内板有一6×4cm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左侧小脑桥脑角  相似文献   

11.
例1 男,13岁。主诉左眼视力下降1年余,眼球外突伴失明半年。检查:左眼失明,上眼睑轻度下垂,眼球外突,活动障碍。右眼视力1.5,视野正常。左侧眼底视神经乳头界线清,色泽苍白,右侧正常。左侧嗅觉减退。X线片示左侧视神经孔1.1×0.8cm,右侧0.5×0.6cm。B型超声见左眶内眼球后有1.8×1.7cm肿块。左侧颈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颅眶沟通型肿瘤,于1983年3月10日在全麻下行左额部开颅,探查时见左侧视神经颅内段呈梭形膨大,约0.5×0.5×1.0cm,向前  相似文献   

12.
24岁男患者,1985年6月始感前额顿痛,半年后又伴左半身无力,体位变动时可感到额部可发出“笛鸣”声,他人亦可听到。既往无头部外伤史。检查:限耳鼻均无异常,由立位转卧床时,在距患者头部30cm处可听到尖细的“笛鸣”声,持续10秒钟即消失。神经系统检查除左上下肢轻度锥体束征外,余无异常。X线平片和CT扫描示右额前近中线之内板下有~7×4×5cm的“气囊肿”阴影,右筛窦顶部有~1.2×1.4cm骨性密度影凸入颅内,行囊肿穿刺造影,见注入之碘油由一扁带状瘘管经筛窦流入鼻腔。因多方治疗无效于1987年6月经右额开颅探查前颅凹底,见  相似文献   

13.
报告上斜坡脑膜瘤25例的手术结果。男7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39.8岁。肿瘤大4~7.5cm,按其生长范围分为两类:一类向左、右两侧的生长范围基本相等,称斜坡型;另一类主体在斜坡,向一侧生长的范围大于对侧,称岩斜型;它们分别见10与15例。全数中内皮型见21例。临床症状:Ⅲ~Ⅻ颅神经麻痹19例;共济失调8例;肢体瘫痪锥体束征12例;颅压增高12例;昏迷2例;智能低下2例;卧床不起9例。椎动脉造影15例,见 BA、PCA、SCA 等动脉与前中央静脉移位.CT 扫描均见典型脑膜瘤影象.手术采用颞枕-枕下开颅,切开小脑幕、4例将横窦切断以利显露.2例将肿瘤连同粘着的硬脑膜切除(均为岩斜型);11例仅切除肿瘤,未切除脑膜(岩斜型4例);10例残留小片肿瘤(1.5×0.5×0.5cm)粘着于大动脉或脑干(岩斜型6例);2例残留瘤块直径大于2cm、术后近期疗效是:1例全无症状;3例仅Ⅲ及(或)Ⅴ麻痹;11例有多个颅神经麻痹;3例不全偏瘫;4例卧床不起;1例昏迷;2例死亡(死亡率8.0%)。随访11例(1.5~6年):2例做原工作;1例改换工作;4例生活自理;1例卧床不起;3例死亡.本文还就手术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与脑肿瘤均为常见的颅内疾患,然而两者同时存在较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在收治的中风病人中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例1 女,48岁。右耳鸣耳聋一年。无明显诱因突然头痛、呕吐、双眼凝视及意识丧失2小时左右即送郊区医病留观。CT示左顶后急性血肿,右小脑肿瘤。经降血压、脱水和止血等治疗3天后神志清醒,右上下肢轻瘫。15天后转我院。检查:血压17.3/10.7Kpa,神清,无失语,双视乳头鼻侧缘模糊,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较低,右上下肢肌力V_(0-),四肢共济运动尚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再次CT扫描:①右后颅窝脑膜瘤,5×6×4.8cm,与直窦和天幕均有密切关系,使四脑室变窄并推移向左前方,伴阻塞性四脑室以上中度脑积水;②左顶枕部血肿吸收期,增强扫描示血肿周围规则环状强化,与血肿高密度灶之间隔以一低密度带。4个月行后颅窝开颅术,发现肿瘤位于小脑后方硬膜,天幕下方,小脑被压向前方已萎缩,约6×6×4.8cm。完整摘除肿瘤,病理为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  相似文献   

15.
袁某,男,25岁,1975年曾因右额颞部头皮鳞状上皮癌行放射治疗,右额颞部垂直照射6周,放射总量6,000rads。1980年2月,患者头出现痛,呕吐,视物模糊,双目逐渐失明,于1981年4月1日收治入院。检查:神清,发育营养中等,精神萎靡,右侧额颞部可见4×5cm大小放疗后疤痕,局部无毛发生长。瞳孔左4mm,右5mm,双眼仅有  相似文献   

16.
24~64岁4例男性,因闭合性颅脑损伤行开颅术,颅骨缺损部位为:右顶枕、右颞枕、左额顶及左额颞各1例,大小为32~80cm~2。取下的颅骨瓣经生理盐水水清洗后,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畸形同时伴发脊髓血管畸形者甚属罕见。现就我们所见1例报导如下: 男,17岁。因脑血管畸形于1982年5月入院。检查:神清合作,有轻度运动性失语,右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3~4度,右下肢肌力4度。左颈总动脉造影示顶叶脑血管畸形。6月行左顶剖颅探查术,发现硬膜和脑有广泛疤痕性粘连,脑表面可见粗细不均畸形血管网,迂曲成团,约6×5×4cm大小,深达脑室,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8岁。右颞部出现进行性增大包块6个月入院。9年前曾从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经非手术治疗遗留右耳失聪、右侧面瘫出院。平时有头昏痛,近期加重,伴视力下降。入院查体:神清,右颞部皮下质硬包块约4cm×4cm×2cm,固定,无触痛,无搏动感,未闻及杂音。双侧视乳头水肿。头颅CT示:右中颅窝混杂密度的近圆形占位性病变,向额、顶、枕及对侧延伸,部分凸向右颞肌下,大小约15cm×12cm×12cm,有明显增强效应,边界清楚,周边脑水肿不明显。岩骨断层扫描显示:右岩骨嵴、岩锥广泛骨质破坏。脑血管造影前后位示: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右…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5 1岁。 2 0年前行右额顶脑AVM摘除术 ,遗左上肢不全瘫。近 4个月来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 ,四肢抽搐 ,进行性左侧肢体无力。检查 :神志清楚 ,对答切题 ,双侧瞳孔等圆 ,对光反应灵敏 ,左鼻唇沟略浅 ,左上肢近端肌力 3度 ,远端肌力0度 ,左下肢近端肌力 3度 ,远端 0度 ,左巴氏征阳性。头颅CT :右额顶大环形病灶 ,约 6cm× 4 6cm ,环壁厚薄不一 ,病灶中间呈低密度 ,病灶内可见一边界清楚高密度区 ,约 2 7cm× 2 2cm ,CT值 178~ 2 5 5Hu ,高密度区内见金属伪影 ,右额顶脑表面见银夹伪影甚多 ,灶周见大片状低密度水肿…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脑膜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例颅内5个脑膜瘤全切除的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1岁。因头痛、呕吐、视物不清3周。抽搐1次,持续约1h。于1992年7月15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左眼底有火焰状出血,双下肢Babinski征(+),其余神经系统无异常。CT扫描右额大脑镰旁6cm×6cm×7cm等密度占位病变,周围水肿带较轻,增强后明显强化,大脑镰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