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云 《长白学刊》2011,(4):43-46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强调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本质的发现"——"实践的、人类感性活动";而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作马克思世界观的孙正聿老师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即以"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现实的前提"。从上述各自强调的立足点上可以看出,二者强调的核心内容应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有机结构论),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理解二者对于马克思哲学性质的表述,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实现政治理想(人的自由的实现)的思想武器的真实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哲学思维逻辑的根本对立,这种对立贯穿于哲学思考问题的前提、思路、结论以及旨趣等思维过程中。在传统哲学思维逻辑下,哲学所认识的世界是一种抽象的本体世界;而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则把关注的目光从抽象王国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以人的生成性特点为依据,完整体现了主体性、客体性、历史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回答了人与世界的历史发展。因此,马克思新世界观与唯物史观是内在统一并相互规定的。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咸瑜 《理论月刊》2006,1(10):49-51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历史思维的最伟大成果。从思想进路来看,人与市民社会、人与异化劳动、人与社会实践三对关系范畴循序递进,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三个理论环节。其中,在对人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考中,马克思洞察了政治解放的历史限度,确立了人类解放的至高理想;在对人与异化劳动关系的思辨中,马克思以生产劳动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在对人与社会实践辩证关系的追寻中,马克思最终确立了求解人的问题的真谛,实现了历史观上“壮丽的日出”。  相似文献   

4.
人在现实生活之中是马克思类生活思想的逻辑前提,以物为依赖的商品经济社会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化社会,而科学技术成为人的类本质的现实性显现.马克思实现了以实践把握生活的方式变革.马克思根据人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经济落后的同家里,马克思提出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摧毁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马克思提出以科技来摧毁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和平模式.  相似文献   

5.
交往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的基础性、总体性范畴,它融贯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各个时期.马克思立足实践,说明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获得现实的实践性本质,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交往理论.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助于从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基础的填白、本真意义的回归等维度开掘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并以此为导引,建构以交往为生成机制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构,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转型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的城邦公共精神向马克思说明了人参与公共生活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方法;空想社会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其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公共性管理图示给予马克思以直接的思想启迪;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公共性反思引起了马克思研究的重大转向;自由主义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实现的公共性理念启示马克思公共性是自由意志的理性结合。这四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逻辑演进是与他的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与麦金太尔的道德哲学都体现出明显的社会维度,他们都坚持道德的社会性,并对现代性社会展开道德批判。尽管"社会"成为马克思与麦金太尔把握道德理论时共享的维度,但"社会"在他们那里的地位、内涵、作用等并不相同。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不仅仅是一种背景性的社会实体,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的体现,体现马克思思考道德问题的方法论。与马克思不同,麦金太尔语境中的"社会"只是作为道德背景性存在,而不具备马克思社会观的多重维度和丰富内涵,他的现代性道德批判隐含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以及回归传统的道德乡愁情结。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可见马克思道德哲学的社会维度背后的终极动力是人的生存问题,最终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从具体、现实的人出发理解社会,同时在社会关系中把握道德的真谛,社会成为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个体本质的形式,马克思道德哲学也由此体现出强烈的生存论特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维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史上理论创新的典范。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实现由黑格尔的以目的联系为基础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向以因果联系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转变,是整个思维创新的关键。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的对象化活动的研究,创立唯物主义的主客体辩证法,实现了方法论的根本性突破。运用主客体辩证法这一理论武器,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范畴,科学地揭示了历史的真实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公平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高旨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未来新社会的最高原则。而公平对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乔恩·埃尔斯特却对如何解决分配公平的问题深感困惑,认为存在着资源稀缺和人的需要全面性等诸多冲突,因而公平原则特别是需要原则是"乌托邦"。对马克思著作仅作字面上的解读和对马克思思想的半信半疑,必然导致这种困惑。批判性构建和建设性构建马克思公平理论构建的基本方式,其公平理论的深刻性在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高度统一,找到了实现公平分配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刘建新 《理论月刊》2007,42(9):26-28
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不懂得人的实践活动的革命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在于,它使哲学从"天国"返回到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根基的现实生活世界。以"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把哲学置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以及由人的活动创造的生活世界基础上,实现了哲学从"本体论"世界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方式。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研究存在两个视角:一是全面生产实践的视角,按照人的生存领域和活动层次的不同,实践分为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二是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的视角,按照实践内部结构要素的性质是否发生本质变化,实践分为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两个视角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融合在一起,不仅普遍地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而且普遍地相互联系。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们的地位存在差异。人类历史的基本图景是:在人的依赖关系社会,交往实践和常规实践处于统治地位;在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突显出来,创新实践和常规实践分庭抗礼;在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精神生产实践和创新实践成为普照的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曲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自由",既非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亦非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即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是同等的概念.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还必须区分马克思前后两种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人本主义的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不能简单地把我们今天活动的目的说成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否则就会掩盖现实生活矛盾,或者否定市场经济的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荣清 《前沿》2010,(21):12-15
意识形态学说最初从理性的学科逻辑出发,用理性的信念凌驾于人的生存之上,形成了对意识形态的知识论路径,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无根状态。马克思在对知识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深入到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从人之生存的本源根基处开启了意识形态的生活之根的回归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生命现的变革依赖于生命诠释方法论的变革.马克思在人的生命之理解和解释的思想前提、理解维度、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变革,由此,他也创建了自己生命哲学思想的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研究传统,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以“现实的人”为基本思想前提,以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及“双重生命本质”为主要理解维度,以“现实的生命认知原则”与“超越的生命理解原则”内在统一的“实践观点”为其生命观的思维方式,而以“实践生成性原则”为主要生命解释原则.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不仅是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基本方法论前提,而且是马克思哲学及其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内容,同时也为现代生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合理的生命诠释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发展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世界观这个最根本的理论视点展开对人类历史及发展模式深邃解读的全新发展观。它强调首先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通过控制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使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主体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积极倡导、践行低碳理念,这不仅是对生存发展困境反思批判后的现实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更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三个维度推进社会全面性、协调性、有机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理论前提,它本身是否也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对此,传统理论解读模式有二解: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有自己的理论前提,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并非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它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它是把实践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均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人与对象世界在实践中生成的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非唯物史观,而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  相似文献   

17.
李海青 《思想战线》2005,31(4):52-55
法律只有内化为一种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保障人的权利。法律信仰在现代性的信仰体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个体的意识与行为方式,又是一种社会群体的普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唯物史观的观点来看,法律信仰的确立既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未来的可扬弃性。  相似文献   

18.
就现当代哲学"有限性"研究视域而言,认识论形态的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揭示了理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海德格尔高度评价了康德在为形而上学的"有限性"规定中"第一次奠基"的价值,并建构了"此在形而上学",阐述了生存论哲学形态中"生存"的"有限性"特质,但没有触及到现实生活世界的"有限性";与此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真实地呈现出了现实"有限性"的丰富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特别关注的理论要点之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实践是文化产生的真实根源,将文化看作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认为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和把握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和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构建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实现了怎样的哲学革命是解读马克思的前提性问题。对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学术界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各部门哲学隐含的独特理解、生存论解读、现代性批判与本体论批判的出场路径解读,以及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等诸种争论。实际上,在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背景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现实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