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卢  赵煜   《四川医学》2017,38(11):1256-1259
目的探讨全程接种疫苗狂犬病暴露者的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1248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狂犬病暴露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狂犬病暴露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抗狂犬病毒抗体,观察并分析其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所有狂犬病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可影响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测1248份样品,其中阳性例数为1188例,阳性率为95.19%,男女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暴露部位、狂犬疫苗接种史、慢性疾病史、接种期间是否抽烟、接种期间是否喝酒和接种期间是否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均为影响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暴露部位、狂犬疫苗接种史、慢性疾病史、接种期间是否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均为影响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助于狂犬病的预防,而对于抗狂犬病毒抗体阴性者,应加强免疫,确保免疫效果。年龄、暴露部位、狂犬疫苗接种史、慢性疾病、接种期间是否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均为影响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分析咸宁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6年就诊的Ⅲ级狂犬病暴露者的防治效果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前来门诊就医的154例被动物Ⅲ级致伤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三管齐下的原则进行处理,全程免疫后15-25d采集静脉血液测定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暴露人群男性高于女性,7-15岁所占比例最高;73.38%的Ⅲ级致伤者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咬伤部位多为下肢,伤口以2处以上常见;致伤动物以犬最常见,占85.72%;所有病例均在2h以内就诊及处理伤口;154例患者经过疫苗免疫后均产生≥0.52U/ml的中和抗体,抗体阳转率100%。跟踪观察1年,所有伤者均健康存活,存活率100%。结论 及时、规范彻底的处置伤口,足量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能有效地预防Ⅲ级狂犬病暴露者发生狂犬病,其保护效力达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为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包括458例女性患者和542例男性患者。我们为这1000例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15天后,为其抽血化验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效价,观察并分析患者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接种疫苗后,患者的血清抗体检测总转阳率达90.8%(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男性的抗体阳性率为88.9%,女性的抗体阳性率为91.4%,高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2.1%。接种疫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结论: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有助于狂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对13人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其暴露和暴露后的处置情况。结果本起疫情为一犬在同一天连伤13人,致11人不同程度咬伤。暴露后,除2人无皮肤破损未做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外,其余11人均到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共使用狂犬疫苗11人份、免疫球蛋白58支。13人无人发病。结论提高接种门诊医生对狂犬病的高度敏感性,及早发现疫情;暴露后及时、科学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泉州市狂犬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制定干预措施,预防狂犬病发生。方法对2008-2009年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到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进行狂犬疫苗全程接种者检测狂犬抗体。结果在2296例检测人员中,2216例抗体阳性,总阳性率96.5%。结论狂犬抗体检测十分重要,通过检测便于发现免疫效果差者及时加强免疫,以保证免疫效果,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序预防Ⅲ级狂犬病暴露,观察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寻找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根据124例Ⅲ级狂犬病暴露者所接受的不同免疫程序分为三组:第一组42人接受7针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程序;第二组43人接受5针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程序;第三组39人接受单独5针狂犬病疫苗程序。观察记录接种疫苗后72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狂犬病毒Ig G抗体。结果疫苗接种14d、45d抗体阳转率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5,χ2=6.70,P均<0.05),第二组抗体产生迅速、阳转率高;三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3%、4.65%、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第二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5针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预防Ⅲ级狂犬病暴露狂犬病毒中和抗体产生迅速、几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李革莉  潘海  刘颖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2):166-168,188
目的总结分析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近4年狂犬病暴露特征和发病情况,进一步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桂林市2007~2010年被动物致伤后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资料和人狂犬病发病资料。结果 4年桂林市报告狂犬病例174例,均为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而发病。农民占83.33%,犬伤所致发病占91.95%,病例暴露后伤口未处置率为61.49%,自行处置率为34.48%,疫苗注射率为7.47%,全程注射率为1.15%,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1.72%。4年来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者中,免疫接种率为100%,就诊前自行伤口处理率低;犬类伤人占狂犬病暴露的86.85%,家犬伤人达74.60%,又以无反常表现外观健康动物伤人为主。Ⅲ级暴露者中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8.59%。4年规范处置的36 630例人狂犬病暴露患者无一例发病。结论桂林市狂犬病疫情在下降,病例多发于农村地区,犬仍是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犬的管理和暴露后预防处置不当,疫苗接种不规范和不及时是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家犬等动物饲养管理,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及时、规范、彻底处置暴露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积极选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暴露人群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一步推广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方法 将狂犬病暴露人群根据其暴露程度分别采用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仅注射狂犬病疫苗.对这两组人群在首针免疫后3d及全程免疫15d后的体内抗狂犬病病毒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其抗体阳性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与人狂犬痛免疫球蛋白进行狂犬病预防的人群,其首针疫苗注射3d后的抗体阳性率为91.1%,全程接种15d后的抗体阳性率为98.8%,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3%;单纯使用狂犬病疫苗,相应时间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和95.2%,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1%.两者抗体阳性率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狂犬病疫苗与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使体内更早出现抗狂犬病病毒抗体,全程接种后抗体阳性率也高于单纯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群.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花都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犬伤情况和狂犬疫苗接种情况,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到我中心门诊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员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花都区2010年9557例狂犬病暴露人员中男性多于女性;以下肢(占43.15%)、单处伤(占67.59%)、浅层伤(占56.65%)多见;以5月-8月狂犬病暴露人员较多,占40.42%;伤后24h内就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比例占82.49%;能自行用清水、肥皂水进行冲洗,局部涂擦碘酒、酒精等正确处理伤口的占67.53%;使用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人数占应使用者的17.06%。结论花都区狂犬病预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一是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加强暴露后预防;二是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湘潭县2011-2013年间动物咬伤者狂犬疫苗接种情况及咬伤后处置方法,为有效遏制狂犬病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3年间湘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乡镇动物咬伤门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每年的4-9月份是狂犬病暴露高发期,暴露方式主要是咬伤,24 h疫苗接种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宣传、提高狂犬病预防投入可以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方法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2008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2472例狂犬病暴露者规范处置的临床资料.结果:2472例暴露者均无发病.结论:对狂犬病暴露者及时规范的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狂犬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2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160例狂犬病暴露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60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包括100例女性患者和60例男性患者。我们为这160例狂犬病暴露者在接种了狂犬疫苗后使用IgG作为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P/N>2.1为阳性,以WN<2.1为阴性。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其接种疫苗成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仍需继续接种疫苗。
  结果:接种疫苗后,在这160例狂犬病暴露者中,除有1例男性患者因误诊耽误了救治的时间而死亡外,其余159例狂犬病暴露者均成功避免了狂犬病的发作。在本次研究的100例女性狂犬病暴露者中有96例患者的抗体呈阳性,其抗体阳性率为96.0%;在本次研究的60例男性狂犬病暴露者中有56例患者的抗体呈阳性,其抗体阳性率为93.3%,女性患者的抗体阳性率略高于男性患者,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疫苗有助于狂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刘丹  张艳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621-622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抗体的产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在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狂犬抗体。结果:2 251例接种者中2 059例阳性,阳转率93.7%。其中男性阳转率为91.9%,女性阳转率为94.5%。男女接种阳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岁以下年龄组阳转率最高为95.8%,60岁以上年龄组阳转率最低为91.0%,10岁以下年龄组分别与21~60岁年龄组和60岁以上年龄组阳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应检测狂犬抗体,对于抗体阴性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以更好的预防狂犬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阐述加强狂犬病防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搜集2011-2012年9-11月份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前后来预防接种门诊的就诊人数、自行处理伤口人数、就诊后接种疫苗人数、全程接种疫苗人数、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人数均明显增加,且致伤动物的免疫率也明显增加。结论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狂犬病健康教育工作在狂犬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特点与疫苗接种依从性现状,为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6年某院犬伤门诊收治的1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登记资料,分析其一般情况、暴露分级、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依从性、接种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2014-2016年某院共收治1 935例狂犬病暴露者,年均暴露率672.96/10万;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农民居多,占48.48%;15~44岁和45~65岁组暴露最多,分别占33.64%和25.06%;致伤动物家犬占76.28%,猫占13.54%;伤口分级以Ⅲ级暴露为主,占83.20%;伤后24 h就诊并规范处理伤口占82.38%,不规范处理伤口占17.62%;Ⅲ级暴露者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率低,占11.36%。有132例暴露者未全程接种疫苗,疫苗接种依从性为93.18%,Ⅲ级暴露者接种依从性高于Ⅱ级暴露者;学生(7~14岁)接种依从性最高,文员类从业者(15~44岁)接种依从性最差。结论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狂犬病防控知识普及率,增加和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等在农村地区防控狂犬病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市狂犬疫苗接种者的狂犬抗体检测率,提高我市狂犬疫苗接种免疫效果,降低我市狂犬病发病率。方法 采用统一狂犬疫苗执行单,对我市接种门诊1608名狂犬疫苗接种者,进行狂犬抗体检测书面预约。结果 有772名狂犬疫苗接种者按照预约时间来中心进行狂犬抗体检测,检测率48.01%,抗体阳性者735人,抗体阳性率94.80%,阴性者,经狂犬疫苗加强免疫后抗体全部阳转,阳转率为100%。结论 我市居民狂犬疫苗接种后狂犬抗体检测率较低,狂犬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预防狂犬病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德宏州120例狂犬病暴露者应用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预防狂犬病的效果,为科学指导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9年德宏州动物和人间狂犬病流行与防控工作资料,对120例狂犬病暴露者应用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预防狂犬病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例暴露者中联合应用了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毒血清)的有51例(42.50%),均未发病;接种狂犬疫苗却没有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毒血清)的有47例(39.17%),死亡6例,发病率为12.76%;未接种狂犬疫苗和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毒血清)的有22例(18.33%),死亡20例,发病率为90.10%。120例暴露者的3种处理方法的狂犬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4,P0.01)。结论德宏州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预防狂犬病效果显著,但联合应用率极低,在今后工作中就如何推进狂犬疫苗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和建立规范性犬伤门诊仍然是州内狂犬病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玉溪市犬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理情况,为狂犬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0年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疫苗接种者的接种登记信息。结果以7~9月犬伤暴露人群最多;致伤人群男女比为1.09∶1;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为97岁,其中以0~1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31.7%;受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和下肢,占90.68%;受伤程度中以轻微咬、抓伤或舔及黏膜者为主,占92.1%;受伤人群狂犬疫苗的全程5针次接种合格率和24h内及时接种率均达90%以上。结论玉溪市近三年犬伤人数基本持平,犬伤后基本能规范处理伤口和提高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9.
2009-2010年绵阳市4531例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映红  刘昌弟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6):698-699,702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所采用的预防控制措施,为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的及时性以及伤人动物的类别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绵阳市9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共接诊狂犬病暴露人群4 531例,男女性别比为1.14∶1;0~岁组和40~岁组被咬伤人数最多,分别占犬伤总人数的23.31%和15.12%;伤后24 h内就诊者达92.45%;Ⅱ级暴露者和伤及四肢者最多,分别占53.59%和87.46%;犬伤人占大部分,为93%;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人数占应使用者的45.35%.结论 预防狂犬病要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加强犬类管理,减少暴露机会;同时,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20.
江宗和  黄万红  周联兵  蔡纲 《九江医学》2007,22(3):16-17,64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改善狂犬病暴露后的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江西省都昌县所有预防接种门诊2003~2006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登记的24509例疫苗接种者中,男女之比为1.47∶1,暴露的高危年龄段为0~19岁(占58.57%);职业以学生居多(占46.87%),高发月份为每年的7~9月,共占37.78%。23.95%的接种者为城镇居民,76.05%来自乡村。绝大多数接种者是被犬致伤,占89.17%。伤及部位以下肢最多(占47.06%),其次为上肢。接种者中Ⅲ级暴露所占构成比最高,为55.97%。暴露后未处理伤口者的比例为11.55%。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23813例,占97.16%。10.23%的暴露者使用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城镇暴露者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使用率高于农村。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教,增强高危人群狂犬病防治意识,提高暴露人群免疫预防接种率,达到真正的免疫预防效果。加强犬的管理,搞好犬的免疫工作,从源头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规范处理伤口,加强疫苗的市场管理和冷链运转,保证疫苗的效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