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方(YHHD)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替米沙坦组及YHHD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各药物干预组以相应浓度的药物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用药12周后采集标本并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酸(UA)的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计算肾间质胶原纤维沉积率,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Krüppel样因子15(KLF15)、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连接蛋白(FN)、I型胶原(Col I)和Ⅳ型胶原(ColⅣ)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LF15、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及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KLF15的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HMGB1、NF-κB、IκB、MCP-1、IL-1β、TNF-α、FN、Col I和ColⅣ的m RNA及HMGB1、NF-κB和MCP-1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YHHD中、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的胶原纤维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且HMGB1和NF-κB的蛋白表达以及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KLF15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的蛋白表达及FN的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YHHD高剂量组KLF15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MCP-1、Col I和ColⅣ的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YHHD各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NF-κB和IκB的m RNA表达及Cys-C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间U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方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F15表达、抑制肾组织HMGB1和NF-κB及其下游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围术期肠组织中PPARγ表达、NF-κB激活及肠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假手术(sham)组、原位自体肝移植(OALT)组、罗格列酮(0.3 mg/kg,iv)预处理(ROS+OALT)组。建立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在肝脏再灌注后8 h时取肠组织,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肠组织PPARγ蛋白表达、NF-κB核转运激活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以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OALT组大鼠肠黏膜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损伤,肠黏膜病理Chiu’s评分明显增高,血清DAO和FABP2升高(P0.05)。罗格列酮预处理后,大鼠肠黏膜损伤减轻,肠黏膜病理Chiu’s评分降低,血清DAO和FABP2降低,肠组织PPARγ表达明显上调,NF-κB p65亚基核转位减少,肠组织IL-6和TNF-α浓度降低。结论: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围术期炎症反应明显,存在明显的肠道损伤;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明显上调PPARγ表达,抑制肠道的炎症反应,减轻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围术期的肠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H_2S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给予47只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饲养4周并腹腔注射40 mg/kg链尿佐菌素(STZ)构建T2DM模型。腹腔注射后3 d和5 d采尾静脉血测血糖,血糖≥16.7 mmol/L提示糖尿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选取糖尿病大鼠20只,正常大鼠20只,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硫氢化钠对照组(NaHS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硫氢化钠组(DM+NaHS组),每组10只。予以DM+NaHS组和NaHS组大鼠腹腔注射NaHS溶液100μmol/(kg·d),予以Control组和DM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2周。12周后,留取大鼠血清,检测空腹血糖(FBG);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E/A ratio;采用Masson染色法评估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和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TGF-β1、Smad7、p-Smad2/3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大鼠FBG明显升高,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恶化,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显著增加,CVF明显增加,TGF-β1、p-Smad2/3和心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Smad7蛋白明显下调(P0.05);与DM组相比,DM+NaHS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改善,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减少,CVF明显减少,心肌组织TGF-β1、p-Smad2/3、心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mad7蛋白明显上调(均P0.05)。结论:外源性H_2S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通过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维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10只作为正常组(NC组),其余使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组),造模成功30只。成模后将模型组大鼠分为3个亚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DM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格列本脲治疗组(DM+G组)给予格列本脲20mg/kg灌胃,糖维胶囊治疗组(DM+T组)给予糖维胶囊150mg/kg灌胃治疗。连续灌胃4周后,取各组大鼠视网膜观察其病理改变并检测HIF-1α及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微镜下观察,NC组视网膜所有细胞层清晰整齐地排列,在DM组中,视网膜水肿,DM+G组病变较轻,DM+T组未见明显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水肿显著减弱,神经节层整齐排列。与NC组相比,DM组HIF-1α、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与DM组比较,DM+G组及DM+T组NF-κB mRNA及NF-κB、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DM+T组NF-κB、HIF-1αmRNA和NF-κB蛋白下降较DM+G组更明显(P0.05)。结论:糖维胶囊能够影响HIF-1α、NF-κB因子表达,可明显改善大鼠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临床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PPARα及其所调控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组(D)、正常运动组(CE)、糖尿病运动组(DE),每组10只,有氧运动以游泳训练的方式进行,持续8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PAR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CD36、Glut4、CPT-1、LCAD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大鼠经8周有氧运动后,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心肌游离脂肪酸显著下降,心肌PPAR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心肌CD36、Glut4、CPT-1、LCAD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糖尿病大鼠经8周有氧运动后,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心肌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均显著下降,心肌PPAR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心肌CD36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心肌Glut4、LCAD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质含量,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PPARα表达;有氧运动对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心肌PPARα表达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肝病中的作用。方法:高能量饲料喂养联合多次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菌素(STZ;40 mg·kg~(-1)·d~(-1),5 d)诱导糖尿病形成后,继续喂养4周,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检测代表小鼠肝功能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及血清胰岛素水平(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PARs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中相关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给予STZ 7 d后,小鼠FBG持续11.1 mmol/L,糖尿病形成。4周后,实验结束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增加(P0.01),血脂升高(P0.01),ALT和AST亦显著增加(P0.01),病理检查见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提示糖尿病小鼠出现肝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肝损伤小鼠肝脏PPARα、PPARβ及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则明显上调(P0.01)。结论:PPARs下调及NF-κB-COX-2/i NOS信号通路激活可能与糖尿病肝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5(CXXC5)在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组)、空白对照组(心房颤动模型大鼠组)、阴性对照组(心房颤动大鼠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病毒组)和过表达CXXC5组(心房颤动大鼠尾静脉注射过表达CXXC5病毒),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CXXC5组大鼠建立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模型(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模型)。伊红-苏木素(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XXC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XXC5、TGF-β1、Smad7蛋白水平。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正常;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间质胶原纤维增多,心肌纤维化严重;过表达CXXC5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稍紊乱,心肌纤维化较轻;模型组大鼠CV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大鼠CVF升高(P0.05),CXXC5、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Ⅰ型胶原、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CXXC5组大鼠CVF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CXXC5、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Ⅰ型胶原、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CXXC5、TGF-β1、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CXXC5水平降低,TGF-β1/Smad7信号通路激活;过表达CXXC5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7信号通路抑制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柚皮苷调控心肌核因子NF-κB炎症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防治作用。方法:高糖高脂喂养和一次性腹腔注射低剂量STZ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柚皮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外周血TNF-α、IL-6、IL-1β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蛋白以及外周血TNF-α、IL-6、IL-1β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糖脂代谢紊乱,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而在高、中剂量柚皮苷治疗组则明显受到不同程度改善,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柚皮苷呈剂量依赖性对糖尿病心肌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可能机制是有效地改善心肌糖脂代谢,下调了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继而抑制了NF-κB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ob/o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ob/ob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胰岛素组和NaHS(H2S供体)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构建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干预后检测各组H2S释放量;用Western blot检测胱硫醚γ-裂解酶(CS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差异;用RT-qPCR检测CSE的mRNA表达变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数量;使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用Masson染色检测胶原沉积情况。结果:ob/ob小鼠皮肤创面肉芽组织中H2S释放及CSE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胶原沉积显著低于C57BL/6小鼠(P0.05)。外源性H2S可加速ob/o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P0.05),增加胶原沉积。ob/ob小鼠创面中性粒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数量,TNF-α、IL-6的水平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NaHS组显著降低。结论:H2S可显著改善糖尿病难愈性溃疡的愈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必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脂代谢和下丘脑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核因子Kappa 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选择30只并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并给予高糖高脂饲料饲养1周造模。成模大鼠随机平分为T2DM组、阳性对照药物利拉鲁肽组(利拉鲁肽组)及观察药物阿必鲁肽组(阿必鲁肽组)。未经处理的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下丘脑SOCS-3、NF-κB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利拉鲁肽组及阿必鲁肽组FBG、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P0.05或P0.01)。利拉鲁肽组及阿必鲁肽组FBG、TG和LDL-C水平均较T2DM组降低,阿必鲁肽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T2DM组大鼠下丘脑SOCS-3、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利拉鲁肽组及阿必鲁肽组SOCS-3、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较T2DM组显著下降(P0.01),且阿必鲁肽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阿必鲁肽可降低T2DM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SOCS-3、NF-κB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研究H2S对I/R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I/R+NaHS组。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再灌注前10 min时经大鼠尾静脉注入100μmol/kg NaHS,随后按1 mg·kg-1·h-1输注直到再灌注2 h。RT-PCR检测回肠组织ERK、JNK和p38MAPK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p-ERK、p-JNK、p-p38MAPK、p-NF-κB P65的蛋白水平。TUNEL染色检测回肠上皮细胞凋亡。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回肠组织匀浆中的H2S浓度。结果: I/R组的H2S浓度、ERK、mRNA、p-ERK均低于sham组和I/R+NaHS组,JNK mRNA、p38MAPK mRNA、p-JNK、p-p38MAPK、p-NF-κB P65和凋亡指数高于sham组和I/R+NaHS组。结论: H2S通过下调ERK的mRNA表达及磷酸化,上调JNK、p38MAPK mRNA的表达,促进JNK、p38MAPK、NF-κB磷酸化,从而减轻I/R损伤大鼠的回肠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心肌修复,治疗心肌梗死,但移植后细胞存活率低等原因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 目的:探讨硫化氢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影响。 方法:从(100±20) g SD大鼠中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4代时按实验分组处理,移植前2 h给予DAPI标记。将50只体质量(200±20) g雄性SD大鼠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每组10只。模型建立24 h后,分组在梗死心肌周围选择4个点,分别注射生理盐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硫化氢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硫化氢。细胞移植4周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Masson染色测定梗死交界区胶原。 结果与结论:生理盐水组大鼠心肌纤维化严重,梗死区域无心肌组织再生;外源性硫化氢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比单用硫化氢或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轻,胶原组织中可见较多心肌细胞再生。硫化氢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高于硫化氢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 < 0.05)。提示硫化氢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提高移植后的细胞存活率,改善梗死后心功能,其作用优于单用硫化氢或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叶茜草素(mollug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系CFSC-2G活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小剂量(1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诱导CFSC-2G细胞30 min后,再加入不同浓度(0、20、40、60和120μmol/L)的mollugin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κB(NF-κB)p65、Bcl-2、Bcl-x L、Bax以及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低剂量H_2O_2可以诱导CFSC-2G细胞活化,mollugin明显促进p38 MAPK磷酸化,上调Nrf2和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NF-κB p65、Bcl-2和Bcl-x L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H_2O_2诱导活化的CFSC-2G细胞活力和胶原合成(P0.05)。结论:Mollugin可能通过上调Nrf2和HO-1并下调NF-κB p65和Bcl-2表达,抑制CFSC-2G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在小鼠阻塞性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H2S组,每组5只,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构建肾阻塞模型,H_2S组小鼠腹腔注射H_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7 d后处死小鼠,取出肾脏,提取RNA行RT-PCR检测3组小鼠肾脏内源性H_2S催化酶mRNA表达的差异;组织HE染色观察3组小鼠肾脏的组织结构的变化;Masson染色检测3组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差异;检测血浆胱抑素C含量来反映肾小球滤过能力;Western blot检测LC3、beclin-1和纤连蛋白(F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小鼠肾脏中胱硫醚β-合成酶(CBS)、胱硫醚γ-裂解酶(CSE)和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ST)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胶原纤维显著增多,而H_2S组小鼠肾组织胶原纤维又比模型组显著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小鼠肾脏中FN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H_2S组小鼠的FN表达量比手术组小鼠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H_2S组小鼠肾组织细胞中LC3-II和beclin-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而H_2S组小鼠肾组织细胞中LC3-II和beclin-1蛋白表达又显著高于手术组。结论:外源性H_2S可能通过上调细胞自噬而减轻UUO小鼠的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人肝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诱导人肝细胞L02和SMMC-7721建立炎症模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并结合细胞毒性实验(MTT法)确定合适的LPS浓度。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18.5 h;LPS组用普通培养基培养0.5 h后,再用100μg/L LPS刺激18 h;LPS+H_2S组和H_2S组用200μmol/L硫氢化钠(Na HS)刺激0.5 h后,再分别用100μg/L LPS和普通培养基培养18 h。各组处理后分别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LRP3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内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增加(P0.05),H_2S组细胞内的NLRP3和caspase-1表达无明显变化;与LPS组相比,LPS+H_2S组细胞内的NLRP3和caspase-1表达减少(P0.05)。结论:外源性H_2S可抑制人肝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回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I/R+NaHS组。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在灌注前10 min时经I/R+NaHS组大鼠尾静脉注入100 μmol/kg NaHS后按1 mg·kg-1·h-1输注直到再灌注2 h,实验结束后取回肠标本测定回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浆H2S含量。RT-PCR检测回肠组织Bcl-2和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总caspase-3、活化型caspase-3、细胞色素C(Cyt C)、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I/R组线粒体的面积、体积密度、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以及活化型caspase-3、Cyt C和Bax表达均显著大于I/R+NaHS和sham组(P<0.01)。I/R组线粒体数量、周长、比表面、面积密度和粒子数密度、血浆H2S、R3、R4、RCR、P/O和Bcl-2表达均显著小于I/R+NaHS和sham组(P<0.01)。结论: 硫化氢下调活化型caspase-3、Cyt C和Bax的蛋白水平,上调Bcl-2表达,对I/R损伤大鼠回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硫化氢(H_2S)对臭氧(O_3)暴露所致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O_3组、硫氢化钠(NaHS)+O_3组以及NaHS组。第1、3、5天将O_3组和NaHS+O_3组小鼠置于2.14 mg/m~3O_3环境中暴露3 h,同时control组和NaHS组置于新鲜空气中暴露3 h。每次暴露前30 min,NaHS+O_3组和Na HS组小鼠腹腔注射Na HS(14μmol/kg)。末次暴露24 h后测定小鼠气道反应性,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于炎性细胞计数和总蛋白测定,收集肺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形态改变。测定肺组织中IL-6、IL-8、丙二醛(MDA)和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_3组的气道反应性、炎性细胞数、总蛋白浓度和炎症评分,以及IL-6、IL-8、MDA和NF-κB p65蛋白水平明显增高,NaHS+O_3组则明显低于O_3组。结论:H_2S显著减轻了O_3暴露所致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和降低NF-κB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