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网联背景下的车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对提升交通智能化有重要影响。为了加快交通智能化进程,文章对车联网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冗余问题进行研究。以采集的车联网数据为研究对象,驾驶行为特点分类辨识为研究目标。采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冗余筛选与降维,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驾驶行为特点进行分类辨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数据降维的方法可以降低车联网数据的相关冗余性,驾驶行为特点分类辨识结果表明其特点可分为三类驾驶行为。研究提升了车联网数据的应用价值,也为交通智能化提供了相关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作为物与物之间通信的典型应用场景,车联网技术应用潜力巨大。车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更 加安全的驾车方式,有效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交通问题,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车联网概念出发,分析了基于5G技术的车联网通信模式及5G 网络环境下车联网的应用方向,为智能 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车联网技术作为智能交通家族的新成员,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简要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成因,总结并展望了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概况,从微观层面提出了车联网技术在交通信号控制和路径诱导方面的应用设想,对车联网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车联网下驾驶员对诱导信息的不同信任度对路网交通流的影响,在对驾驶员特性和路径决策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车联网下路径选择决策模型,采用元胞自动机进行仿真,模拟不同信任度情况下的道路运行状况。结果表明,随驾驶员对诱导信息的信任度及车联网装载率的提高,交通流分配合理性和道路通行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车联网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联网是现代化城市减少交通拥堵和绿色出行的重要手段。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作为物联网的具体应用,车联网获取车辆运行参数和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使用状况,感知实时道路交通路况,提供丰富的智能交通综合服务。本文的目的是对现有的车联网技术进行一个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车联网相关概念以及系统分类情况,介绍了车联网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总结了车联网的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现有的车联网原型系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利用车联网理论建立跟车模型,基于网络控制原则,应用跟车模式对传统的交通模型进行改进。在"不进行换道的高速公路"条件下分析了车联网状态流量、车联网对交通流造成的影响,对单向某特定场景进行定量评估。实例表明在车联网条件下道路容量的利用率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7.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智慧运输、智能交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联网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是用户行为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埋点"是数据采集(尤其是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埋点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车企对用户行为数据收集的准确率,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车联网的...  相似文献   

8.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在智慧运输、智能交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天行健车联网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对车辆销售、车辆研发、物流行业等产生的影响,为车辆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采用智慧信息通信技术(I2CT)化解交通拥堵问题,文中介绍基于I2CT技术的智能视觉车联网架构、基于智能视觉分析的一杆一系统以及云计算—云存储—云分析—云控制主机在车联网中的应用,指出了I2CT技术、智能交通以及安防行业在发展城市智能视觉车联网中面临的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分析面向智能手机的驾驶员交通信息搜寻-决策行为影响机理,在集成分析交通信息搜寻及决策行为,构建驾驶员交通信息行为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构建搜寻行为模型,分析社会属性和交通信息感知对驾驶员交通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TPB构建决策行为模型,考虑心理因素变量对驾驶员交通信息决策行为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刻画驾驶员对智能手机发布交通信息的响应机制.结果 表明:①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信息搜寻频率呈显著负相关,信任度对搜寻频率的正向影响最大,平均作用系数达21.762;②知觉行为控制对驾驶员出行决策的影响最大,贡献度达0.4;③停车信息对驾驶员行为态度的影响最小,贡献度为0.85,表明驾驶员迫切希望提高智能手机中停车信息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变信息板通过向驾驶员发布实时路况信息,诱导驾驶员选择合理路径.影响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驾驶员个体属性、道路属性、可变信息板属性等.使用RP调查获取驾驶员行为数据,探讨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行为影响较大.在驾驶员个体属性中,驾龄和道路熟悉度对驾驶员行为影响最大;道路属性中,驾驶员对拥堵状态最为敏感;VMS信息中,年长的驾驶员偏好实际交通信息,年轻的驾驶员偏好驾驶建议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杨春雷 《时代汽车》2022,(3):189-19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强,智能网联车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中,车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对于车联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深入,为了能够使车联网更好的普及,应该加强对智能网联车辆交通信息技术和信号控制的研究.本文基于目前车联网发展现状对智能网联车辆信息处理技术和信号控制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在竞争激烈、严格控制成本的要求下,中国物流行业落后的管理水平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而近年来,车联网技术的出现和产品的逐渐普及,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个有效的途径。车联网主要为汽车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为驾驶员提供紧急救援协助、实时安全检测和被盗车辆定位等功能。汽车行驶中出现故  相似文献   

14.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将会在智能交通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未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车联网的概念、分层,提出一个基于车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并介绍了平台的体系架构,希望能为大众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  相似文献   

15.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产业最重要和有价值的应用之一,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对其高度重视,并为其产业化做出推进.本文介绍了车联网的概念和基本特性,并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明确了商业模式对于未来车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车联网产业结构,并且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得到优化的价值网结构.最后根据车联网发展的进程,分3阶段预测车联网产业的商业模式及其特点,作为产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可大大提高路网的运营能力,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交通诱导信息作为城市交通流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变驾驶员的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使道路上的交通流重新分配。本文以SP调查数据为支撑,从出行行为角度分析交通诱导信息方式对驾驶员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利用非集计模型建立驾驶员选择行为模型,预测分析拥堵状态下,驾驶员对不同交通诱导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而有序地引导驾驶员出行选择,以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据外媒报道,电装与Dellfer公司签订了合作研发协议,共同将车联网安全方案——ZeroDayGuard 1.0推向汽车市场。该合作旨在为车企引入一款新的车联网安全方案,为用户及驾驶员提供保护,因为车联网与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漏洞在持续增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研究驾驶员的交通标志视认性,本文从驾驶经验和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是否打电话2个因素进行研究,共招募20位驾驶员,其中10位新手驾驶员和10位有经验的驾驶员,所有驾驶员需要完成打电话和不打电话2种情况下的驾驶任务.利用眼动仪记录驾驶员的眼动数据,主要分析了交通标志牌平均注视持续时间、交通标志牌注视点百分比和平均停留次数3个眼动参数.研究表明:不同经验的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牌的视认性存在显著差异;在打电话和不打电话情况下的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牌的视认性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打电话行为,对新手驾驶员交通标志牌的视认性影响显著大于有经验的驾驶员.  相似文献   

19.
驾驶员行车过程中80%以上的交通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道路视觉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很大.文中从驾驶员的视觉角度出发,论述了行车中驾驶员视觉环境的主要内容、范围和特征,说明了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心理、行为及安全行车的影响;提出在道路设计与改造中应充分考虑驾驶员视觉特征与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合理设计道路、交通设施和道路景观等交通环境要素,为驾驶员提供一种宜人的道路环境,以利于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蓝牙技术的起源、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标准制定情况和目前在智能交通中的一些应用。探讨了蓝牙技术在车联网应用的条件、场景、优势和缺点,意图寻找另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案供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期望对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触动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