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芳 《福建建材》2023,(1):13-15
为了探究福州地铁盾构淤泥作为道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选择以水泥、矿渣、石膏、硅酸钠等材料作为固化剂,对不同掺配比例、不同掺量固化材料的淤泥进行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承载比(CBR)试验。结果表明,当固化剂掺量达到13%时,配比2和配比3固化的淤泥可作为低等级道路的路基填料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滨海淤泥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选择高效减水土壤固化剂将其制备为固化淤泥土,通过室内试验探讨固化淤泥土的微观特征、强度特性、水稳性和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滨海淤泥的粘粒含量在40%以上,有机质含量较高,粘聚力为4.6~5.4 kPa,内摩擦角为3.7°~4.4°,抗剪强度偏低。固化剂的掺入可显著提高固化淤泥土的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抗冻融性能、抗干缩性能和抗冲刷性能也随之提高。经权衡淤泥固化处置利用的经济性和性能指标,当固化淤泥土用于填筑道路路基时,应控制固化剂掺量为4%;用于道路基层时,固化剂掺量不应低于6%。  相似文献   

3.
采用磷石膏与石灰、水泥综合稳定路基土,分别对石灰磷石膏稳定土与水泥磷石膏稳定土进行CBR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了磷石膏综合稳定路基土的推荐配合比。结果表明:石灰磷石膏稳定土和水泥磷石膏稳定土的CBR、抗压回弹模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石灰磷石膏稳定土中石灰掺量为5%~7%,且当石灰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1∶1.5时,水泥磷石膏稳定土中水泥掺量为4%~6%,且当水泥与磷石膏的质量比为1∶2时,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曹巢锋  孙晓龙 《居业》2021,(7):73-78
为解决淤泥固化效果差异性与不稳定等问题,优选新型固化改性材料,制备不同类型复合固化淤泥试件,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复合固化淤泥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及CBR试验,评价复合固化淤泥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借助透射电镜试验表征固化淤泥的微观结构与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掺量较小(3%)的情况下,固化淤泥的最佳含水量达到22%,降水效果较为明显;固化剂的掺加对固化淤泥强度和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提高功效;当淤泥土与固化剂共混后,固化剂能均匀分散在淤泥土颗粒周围,土颗粒被固化剂包裹,形成稳定的结构.本研究将为新型复合淤泥固化剂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吹填淤泥质黏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生石灰和粉煤灰,对不同掺入比的固化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别测定不同龄期固化土强度。根据结果分析加固效果、确定合理的掺灰比,并与常用固化剂比较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当生石灰的掺量一定时,粉煤灰的掺量在15%左右时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粉煤灰掺量一定时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生石灰掺量增大而增大。替代水泥、生石灰等常用固化剂,采用掺入15%粉煤灰与10%生石灰混合固化剂加固吹填淤泥加固效果明显,粉煤灰与生石灰混合加固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加固吹填淤泥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淤泥固化技术在浙江省某围垦工程海堤淤泥基础处理中的应用,对淤泥固化技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如固化剂配比中各配方(水泥、减水剂、时候、石膏以及粉煤灰)掺量对淤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关系进行现场试验分析,为实际工程设计节省大量资金,并能充分发挥固化土的优势,根据现在正交试验数据,确定工程案例中固化剂掺量为15%,最后,通过对28d固化土取样试验分析,认为固化土28d无侧限抗压强度≥1.0MPa。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武汉东湖疏浚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能,在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掺入外加剂氢氧化钠(NaOH)和石膏,对100多组淤泥固化土试样进行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固化效果和固化机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疏浚淤泥固化过程中水泥占主导地位,对固化效果影响最为显著;NaOH促进了水泥的水化作用,增强了淤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表现在固化淤泥早期强度的快速提高;石膏有利于固化淤泥早期强度的形成,其作用持续于整个淤泥固化过程。在水泥掺入比一定时,NaOH和石膏都存在最佳掺量,超过了最佳掺量,强度就会降低。3种固化剂的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比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淤泥质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玻璃以及木质素磺酸钠组成的水泥基复合固化剂,以青弋江芜湖段典型淤泥质土样作为试验土样,进行了室内固化试验研究,分析了固化剂掺量、淤泥质土初始含水率以及养护龄期的改变对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提高青弋江淤泥质土强度,试验所用固化剂作用效果明显,90d龄期养护条件下,掺入复合固化剂处理的固化淤泥质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为单掺水泥条件下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4.2倍,同时前者抗剪强度也明显大于后者;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固化剂掺量增加而提高,但增长速率逐渐减缓,同时还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两者呈明显的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海涂淤泥中掺入不同量NaOH改变淤泥孔隙溶液的pH值,再掺入等量水泥做固化试验.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淤泥固化土的基本力学性质,探讨NaOH对仅用水泥固化淤泥的改善作用,研究无侧限抗压强度与NaOH掺量的关系和各个龄期淤泥固化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并分析固化淤泥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NaOH掺量不大于0.8%时,孔隙溶液pH值的改变对Ca (OH)<,2>浓度影响很小,对固化强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NaOH掺量大于1.6%时,随着掺量的增大,可以较大地提高淤泥固化强度,破坏应变较小,具有脆性破坏性质;NaOH掺量为3.2%时,90d强度约为不掺NaOH固化淤泥的2倍;微观结构反映出各种状态水化产物形成网状骨架并且填充孔隙,使得固化土具有一定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以硫铝酸盐水泥和二水石膏为原材料制备了预拌流态固化土固化剂,以强度、体积膨胀率和成本为指标进行同化剂配选。以胶土比1∶9制备固化土试样,进一步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与二水石膏的比例对固化土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胶砂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随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再提高。硫铝酸盐水泥掺量的增加有利于固化土试样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改善。硫铝酸盐水泥与二水石膏最优配比为7∶3,采用该固化剂制备的固化土试样28 d体积收缩率为0.08%,抗压强度为1.3 MPa。  相似文献   

11.
《工业建筑》2017,(1):107-112
北方地区存在冻融和干湿循环对土的破坏问题,为此完成了冻融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SH固土剂联合石灰固化土、石灰固化土的抗压试验和两种固化土路用性能的现场试验。试验表明:土的抗压强度随固土剂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冻融次数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冻融6~8次或干湿循环4~7次时,强度降幅稳定;随固土剂掺量的增大,现场加州承载比和回弹模量增大,回弹弯沉量减小。电镜扫描显示:固土剂干燥后形成的胶膜包裹土颗粒,并形成弹性立体丝网;使得土的憎水性和胶结能力增强,同时约束了土的变形。这种固化方法可满足高地下水位和寒冷地区高等级路堤填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陈梅  靳昕  吴军  邓祖华 《江苏建筑》2020,(4):111-113,116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废弃物排放量也在快速增长,造成资源浪费和土地占用,文章提出了一种水泥改性建筑废弃物-粉土混合填料,替代传统宕渣材料用于路基填筑。结合具体工程,以水泥掺量、建筑废弃物掺量为变量,测定不同配比混合填料的击实性能、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值等路用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建筑废弃物及少量水泥可显著改善粉土的力学性能,当废弃物掺量为50%、水泥掺量为5%时,混合填料达到最优的配比,此时,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66 MPa,CBR值为439.7%,能够满足现行规范对路基填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试验,对固化粉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评价探讨了SEU-2型固化剂加固粉土路基的效果,经实践表明:SEU-2型固化剂的掺入能够有效的控制粉砂土路基的沉降,增加路基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4.
高淤泥初始含水率以及低固化剂掺量是吹填造陆工程和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工程的常见特点,形成的固化土含水率和强度与其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吹填淤泥固化土含水率和强度与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淤泥初始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并尝试选择合适的参数,建立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各龄期的固化土含水率随固化剂掺量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减小,基本呈线性关系,尽管淤泥初始含水率不同,但固化土的含水率下降差异较小;当淤泥初始含水率较低时,固化土强度与固化剂掺量的线性拟合关系较为明显,但当初始含水率较高时,线性关系则不明显;固化土强度并非随着w0/wL呈线性下降,初始含水率大于一定的值后,各龄期的固化土强度下降幅度均减小;用水灰比w/Aw表征各龄期的淤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而考虑龄期和固化剂掺量共同影响的综合参数EAT也能够用于建立高含水率淤泥固化土的强度预测模型,可为高含水率淤泥固化处理提供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杨柳 《福建建材》2023,(7):6-8+24
基于工程项目需求,探究了高炉矿渣、粉煤灰及氧化钙对固化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旨在为漳州某房建工程项目地基处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炉矿渣作为固化剂时,淤泥质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氧化钙掺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氧化钙掺量为干土质量的3%时,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当粉煤灰作为固化剂时,淤泥质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复掺15%高炉矿渣+10%粉煤灰对项目的淤泥质黏土固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BAA)对土的处治效果和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BAA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测定了BAA处治淤泥质土和粉质黏土的承载比(CBR)、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分析了BAA掺量、BAA养生龄期、饱水和干湿循环条件等因素对处治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探究了BAA对土的处治机理.结果表明:随着BAA掺量的增加,养生龄期的延长,2种处治土的CBR值、回弹模量和水稳定性均呈增大趋势;BAA对粉质黏土性能的提升效果优于对淤泥质土性能的提升效果;BAA的摩阻效应及其提供的水硬特性和火山灰反应是处治土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推荐采用高活性BAA对土进行处治,并适当提高BAA掺量,延长养生龄期.  相似文献   

17.
在淤泥土等不良土质中水泥固化存在抗压强度低、水泥消耗量大等问题,分析了钢渣粉掺量、养护龄期、激发剂等对固化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钢渣粉掺量超过10%,固化土7 d抗压强度快速降低,28 d抗压强度逐渐提高;NaOH和Na2CO3对钢渣基淤泥固化土影响类似,低掺量效果有限,20%掺量固化土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至1.33 MPa和1.67 MPa。复合碱激发材料对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提高效果优于单一碱激发材料,10%NaOH复合10%Na2CO3固化土28 d抗压强度达到2.37 MPa。SEM表明,复合碱激发材料的掺入可促使淤泥固化土内部产生更多的硅酸钙凝胶,减少孔隙,提升整体密实性,从而提高了固化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8.
土壤固化剂在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道路路基、基层处理中,水泥、石灰及粉煤灰固化土存在的缺陷,对土壤固化剂在道路路基及基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空客A320总装线配套工程道路路基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击实试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BR承载比、回弹模量试验,探讨了土壤固化剂对土壤强度及水稳性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空客A320道路路基处理方案,并确定了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为土壤固化剂在路基处理中的大面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探讨土壤固化剂对土壤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土样中加入新型CHF高分子复合离子土壤固化剂前后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和饱和水对比试验分析,研究了CHF固化剂掺量、养护期龄、浸水期龄与固化土抗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CHF土壤固化剂后,土的吸水率有所降低,最大抗压强度有所增大;渗透系数随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和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减少,且当CHF固化剂掺量为0.02%时,对提高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已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证明CHF土壤固化剂可显著改善土的力学性能,提高抗压强度,减少变形,有效防渗。  相似文献   

20.
以废弃橡胶轮胎颗粒作为改良材料,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实验,该研究对废弃橡胶轮胎颗粒混合土进行无侧限抗压、直剪、CBR及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不同橡胶颗粒掺入量下混合膨胀土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颗粒的最佳掺量为2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剪切强度最大,考虑到经济性,作为路基填料时,橡胶颗粒的最佳掺量不应超过15%;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掺入量在15%~20%之间时粘结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