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霞  邓昭平  李晶 《广东化工》2016,(21):24-25
以高岭土为原料,采用煅烧-酸浸法制备改性高岭土,研究高岭土于不同煅烧温度、盐酸质量浓度、酸浸温度和酸浸时间下制备的改性高岭土对卤水中Li+的吸附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高岭土700℃煅烧1 h,20 wt%HCl 90℃酸浸2.5 h;此时改性高岭土对卤水中锂的吸附量为2.3 mg/g,说明用煅烧-酸浸法制备改性高岭土可以有效的富集卤水中的锂离子。  相似文献   

2.
从煤矸石中提取有价金属元素是实现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高铁低铝煤矸石中的Al2O3为研究对象,采用焙烧法活化煤矸石,以盐酸为浸出介质,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酸浸温度、盐酸体积分数、酸浸时间和液固比(酸浸1 g煤矸石所用盐酸的体积)对活化物料煤矸石中Al2O3浸出的影响,并对煤矸石中Al2O3的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其中,焙烧温度设置5个水平(550℃,650℃,750℃,850℃,950℃),焙烧时间设置5个水平(0.5 h, 1.5 h, 2.5 h, 3.5 h, 4.5 h),酸浸温度设置5个水平(60℃,80℃,100℃,109℃,120℃),盐酸体积分数设置5个水平(36%,43%,49%,57%,64%),酸浸时间设置5个水平(0.5 h, 1.5 h, 2.5 h, 3.5 h, 4.5 h),液固比设置5个水平(2 mL/g, 3 mL/g, 4 mL/g, 5 mL/g, 6 mL/g)。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3.
采用酸化法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考察改性条件、投加量、吸附时间以及废水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盐酸浓度为4mol/L,煅烧温度为200℃时,在最佳吸附条件(改性凹凸棒土投加量0.500g/25mL,废水pH=4,吸附时间1h)下,吸附法处理染料中间体间氯甲苯废水,COD的去除率由改性前的2.2%提高到14.1%。采用浸渍法制备纳米Fe2O3/凹凸棒土复合催化剂并对其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物中光催化剂主要由α-Fe2O3构成;用凹凸棒土吸附-光催化氧化联合法处理间氯甲苯工业废水,在催化剂加入量为1.0g/L,pH=2,紫外光或太阳光照6h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9.2%和52.3%。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要远大于纯纳米α-Fe2O3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锰和聚丙烯腈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MnO2/CNFs复合纤维,研究了染料的种类、染料初始浓度、煅烧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该复合纤维吸附染料性能的影响。当铬黑T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醋酸锰与PAN质量比为40%,煅烧温度为900℃时,吸附时间为2.5 h,温度为40℃时,该复合材料对铬黑T的吸附量为18.31 mg/g,去除率达到61.04%。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经镁离子改性并煅烧的膨润土对氨氮废水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膨润土的用量等因素对改性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镁离子改性的膨润土对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当膨润土中镁离子质量分数为2.0%、经300℃煅烧2h时,在pH=6、镁离子改性的膨润土的用量为10g/L、吸附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以落叶松树皮为原料,经甲醛改性、盐酸催化处理后制备生物基吸附材料Ⅰ;经环氧氯丙烷改性、氢氧化钠催化处理后制备生物基吸附材料Ⅱ.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最佳改性条件:生物基吸附材料Ⅰ最佳改性条件为树皮粒径60~80目,甲醛20mL,盐酸催化剂的浓度0.5mol/L,改性温度50℃,反应时间2h;生物基吸附材料Ⅱ最佳改性条件为树皮粒径60~80目,环氧氯丙烷30mL,氢氧化钠催化剂的浓度0.7mol/L,改性温度70℃,反应时间2h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得到的生物基吸附材料Ⅰ和Ⅱ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分别增加了65%和69%.  相似文献   

7.
利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高岭土进行改性,利用改性高岭土吸附去除模拟废水中的柠檬酸络合铜(CACu),并对比了较优条件下高岭土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初始CA-Cu含量、吸附剂投加量、p H、吸附时间对改性高岭土吸附络合铜均有一定影响;在初始CA-Cu质量浓度为5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5 g/L,p H为5时,吸附大概在30 min达到平行,吸附率从36.1%提升至93.9%;经过改性的高岭土吸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最大吸附量从0.19 mg/g提高到0.54 mg/g,提高了184%。改性高岭土对络合铜的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鱼鳞制备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利用NaOH对其进行改性,再通过吸附实验来验证改性鱼鳞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鱼鳞用0.1 mol/L NaOH在90℃的水浴锅中加热1 h,所制备的吸附剂对结晶紫染料废水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对改性前后的鱼鳞进行红外光谱和XRD分析可知,NaOH处理后的鱼鳞胶原蛋白减少,得到脱胶鱼鳞吸附剂。对结晶紫的最佳吸附条件为:结晶紫初始浓度150 mg/L,吸附剂用量10 g/L,吸附温度25℃,吸附时间1.5 h,pH为4~11。通过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结晶紫的吸附机理与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相符。该研究结果可为吸附染料废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马尾松树皮为原料,采用"甲醛-盐酸"法进行改性,制备树皮生物吸附剂,并探讨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改性适宜工艺条件为:树皮粒径40~60目,甲醛20 m L,盐酸浓度0.5 mol/L,反应温度50℃;最佳吸附工艺条件:改性树皮吸附Cr6+时,溶液浓度180 mg/L,p H为5,反应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10.
Na2CO3活化煤系高岭土吸附生活污水中磷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Na2CO3活化煤系高岭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吸附。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在700~750℃时吸附率达到最大,且在相同条件下,先活化后焙烧比先焙烧后活化的煤系高岭土对污水中磷的吸附率明显要低。当Na2CO3的浓度为2mol/L、固液比为10g/L时,吸附率都各自能达到其相同条件下的最大值。液膜扩散是煤系高岭土对磷吸附的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11.
活化煤系高岭土吸附城市污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污水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和pH值对碳酸钠活化煤系高岭土吸附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当吸附平衡时间为2 h,液固比为60 mL/g,pH为6时,活化煤系高岭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率达到最大,且加热不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碳酸钠活化煤系高岭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方程,其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2.
氨氮废水的吸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经镁离子改性并煅烧的膨润土对氨氮废水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膨润土的用量等因素对改性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镁离子改性的膨润土对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当膨润土中镁离子质量分数为2.0%、经300℃煅烧2h时,在pH=6、镁离子改性的膨润土的用量为10g/L、吸附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氨氮废水的去除率可达到91%,处理后的废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15mg/L,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吸附水中Cu~(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氧氯丙烷对花生壳改性制备吸附剂,并用其吸附水溶液中Cu2+。实验结果显示,花生壳的改性条件为:花生壳5.0 g,浓度为1.5 mol/L NaOH溶液100 mL,环氧氯丙烷5 mL,反应温度30℃,反应40 min;用上述条件改性花生壳0.3 g,吸附初始浓度50 mg/LCu2+溶液,控制溶液的pH为5.0,吸附时间3.0h,对Cu2+吸附率可达96.0%,高于未改性花生壳的70.4%,使吸附率提高36.4%。  相似文献   

14.
以六水氯化镁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镁,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Mg2+浓度、分散剂PEG-400用量、反应温度、陈化时间和缓冲剂冰醋酸的用量5个因素对晶粒粒径的影响,确定了纳米氧化镁的最佳工艺参数:缓冲剂冰醋酸用量为0.015 mol,Mg2+浓度为0.4 mol/L, 分散剂用量为5 mL,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0 h,煅烧温度为550 ℃,煅烧时间为2 h。分析了单因素对纳米氧化镁晶粒的影响。选用对氧磷测试纳米氧化镁的吸附降解性,1 μL的对氧磷在5 min内被0.4 g氧化镁降解吸附了99.19%。1 g纳米氧化镁可降解吸附对氧磷194.9 mg。  相似文献   

15.
用改性红麻秆芯快速吸附废水中微量共存的Pb、As离子,考察了酸碱改性、碳酸钠浓度、改性反应时间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盐酸、柠檬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改性红麻秆芯对Pb和As均有较好的吸附。最佳改性工艺为:红麻秆芯与0.1 mol/L碳酸钠溶液的固液比1∶80 g/mL,在室温(25℃左右)下以400 r/min搅拌反应30 min。用0.5 g碳酸钠改性红麻杆芯处理50 mL 0.1 mg/L的Pb、As废水,在25℃恒温水浴中,以200 r/min振荡反应30 min,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7.7%和21.5%。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6.
苯胺改性核桃壳可显著提高核桃壳对Pb(Ⅱ)的吸附率。详细探讨了改性工艺的影响因素如盐酸介质浓度、苯胺单体浓度、n(过硫酸铵)/n(苯胺)、改性温度、改性时间、核桃壳颗粒度以及核桃壳用量等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和对比实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出最适宜的改性工艺为:在150 mL的改性溶液中,苯胺用量为0.4 mol/L,核桃壳用量为6 g,n(过硫酸铵)/n(苯胺)为1∶1,盐酸介质浓度为1.0 mol/L,改性温度为20℃,改性时间为2 h。用此改性工艺制备得到的苯胺改性核桃壳1 g处理150 mL、200 mg/L的含Pb(Ⅱ)模拟废水,对Pb(Ⅱ)的吸附率为95.86%,吸附容量为28.76 mg/g。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盐酸改性的硅藻土处理含苯胺废水。硅藻土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改性剂浓度为4mol/L、改性时间为40min、改性温度为35℃。改性硅藻土处理含苯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2. 0g、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废水中苯胺的浓度由50mg/L降至4. 6mg/L,苯胺去除率可达到90. 5%。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3):624-627
将煤系高岭土在800℃下煅烧制得高比表面积的偏高岭土,进而用于对废水中Cr(Ⅵ)、Ni(Ⅱ)的吸附。FTIR与BET等分析可得,煅烧改性后的高岭土处于非晶态,比表面积增大,总孔体积增多,由结晶度很高的有序状态变为以非晶为主的无序状态,活性大大提高。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对Cr(Ⅵ)的吸附实验中,pH值<6时效果更好,在体系中加入NaCl溶液能够促进吸附。pH值、NaCl溶液对偏高岭土吸附Ni(Ⅱ)影响相反。Cr(Ⅵ)、Ni(Ⅱ)之间竞争状态的存在不利于对其中单一离子的去除。两者之间离子半径、电负性、荷径比等差异导致吸附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王洪国  廖克俭 《应用化工》2013,(1):102-104,109
采用氧化剂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吸附柴油中硫化物性能,利用氮吸附、XRD和Boehm滴定法系统的表征了吸附剂改性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有所下降,但是表面酸性官能团有很大的提高;改性后的活性炭表面负载的金属离子主要以Fe3+和Ni2+的形式存在。脱硫实验表明,经0.3 mol/L的硝酸铁和0.2 mol/L的硝酸镍复配浸渍12 h,在300℃干燥6 h后,在500℃的氮气氛围中焙烧3 h,制得的Ni-Fe/HAC的脱硫效果最优,其穿透容量可以达到3.38 mg S/g。静态吸附12 h后,其脱硫率可达58%。  相似文献   

20.
用煅烧的方法对高硅煤矸石进行热改性,制备出热改性煤矸石。采用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热改性煤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特性,并结合XRD和SEM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热改性煤矸石结构变得疏松,孔隙率增加。在650℃煅烧2 h得到的热改性煤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量和去除率最大,其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温度为25℃(常温),吸附时间为1 h,热改性煤矸石加入量为6 g·L-1,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热改性煤矸石对甲基橙溶液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但更适合用Langmuir模型进行表述,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热改性煤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体系稳定性较差,但吸附过程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