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频调速作为一种成熟技术在油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优异的调速性能可以满足油田生产的各种需求。本文通过对南二十一注水站注水泵的运行工况分析,提出对注水泵电机实施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其目的就是在注水站输出水量保证配注要求的情况下,使注水泵运行在高效区,从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泵管压差及阀门的节流损失,确保注水系统能耗尽量降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马厂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自投产以来始终保持高速开采。从1995年开始,油田含水急剧上升、产量大幅度下降,生产形势日趋严峻。针对油藏特点,对油田马12中块实施以换向注水为主,进行注水结构调整的先导试验。生产实践表明,换向注水可以使中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降低含水、稳定生产,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换向注水为同类非均质油藏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桩西采油厂老河口油田目前注水系统有注水支干线24条长32.6 km,单井注水管线78条29.7 km。由于注水时间长和注水水质不合格.注水管线存在腐蚀堵塞情况,导致单井注水压力损失、水井欠注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采用XRD分析、细菌分析、水分析、酸溶分析等方法,找出了管网腐蚀物的主要成分,提出了酸化解除管线内堵塞物的措施。实施后降低了单井注水压力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中分析了喇嘛甸油田北北块水驱产液量、注水量、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导致注入水利用率低、水驱油效率低、产量递减加快的矛盾,提出通过注水结构的调整.优化注水方案,确定合理注水量,减少好油层的注水量.提高差油层的注水量.促进二类油层的水量转移.从而降低注水量的损失,控制水驱注水量上升速度.提高油田注入和采出的总体效益.实现油田高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5.
针对岔河集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暴露出的效率低、能耗高、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对全油田注水系统进行了调整改造,主要包括管网优化调整、选用高效注水设备、完善污水处理工艺等措施,改造后取得了如下成效:管网压力损失从3.1MPa下降到0.6 MPa,管网效率由46.2%上升到66.47%,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由38.3%提高到55.96%,恒流配水技术实现了注水量随压力变化在线自动调节,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随着吐哈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油田原油产量的逐年递减,注水量逐年增加和注水系统工艺流程的不断调整,现有的注水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吐哈油田大部分油井都是采用注水开发方式,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保证油田的高产稳产;同时,油田注水系统也消耗着大量的电能,油田注水耗电约占油田生产总电量的40%左右.通过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公司所属部分注水系统能耗损失进行了测试分析与评价,找出能耗损失具体原因,提出对应的治理措施,努力降低能耗,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活性纳米材料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降低注水压力,改善文东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将纳米技术引入油田开发领域,使用纳米材料降低注水压力,提高吸水能力。活性纳米材料以SiO2为主要成分,具有极强憎水亲油能力,在砂岩颗粒表面产生物理吸附作用,改变砂岩表面的润湿性,提高水相渗透率,从而降低注入水的流动阻力,起到降压增注作用,开发出成本低廉的水基携带液。经岩心驱替试验与现场应用证明,纳米材料增注技术能够降低低渗透油田的注水压力,提高吸水能力。从而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峰油田XX注水站内高压注水泵的耗能状况分析和系统效率测试,确定了在注水过程中能量损失主要是泵管压差和站内回流引起的。通过对高压注水泵安装变频调速装置,降低了泵管压差,消除站内回流,提高了系统效率,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储层伤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论述了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压力损失,有机垢,无机垢,储层敏感性及入井液的固相颗粒等造成的储层伤害类型,分析了储层伤害的典型实例及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后的效果,提出了低渗透油田要采取早期注水保持地层能量,采用高水质注水保证油层具有稳定的吸水能力,采用优质工作液降低油层伤害程度,建立敏感性数据库和智能判别系统等保护层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驱油田中,油田注水是完成原油生产任务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油田生产能耗大户,采油七厂油田注水耗电占总生产能耗的25.4%,如何实现注水全过程的优化运行是注水系统节能的关键。通过近几年注水系统各个环节优化运行的效果,总结出注水系统节能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立体工作,需要从注水系统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加强注水结构调整,控制油田低效无效循环,积极探索应用节能新技术,降低注水站、管道能量损失,加强优化运行管理,分段分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实现动态优化运行,最大限度降低注水能耗。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对象是特低渗透油田,简述其油藏特征,以及注水开发方式,并指出讨论该类开发技术的意义。进一步列举现有可用于特低渗透油田的注水技术工艺,如超前注水、分层注水、加密井网等。并以某油田为例,梳理其注水开发期间主要面临的矛盾,以及实践优化举措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注水是一种二次采油方法,它是延长油田最重要的油田开发方式,通过将水注入油层保持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注水主要能耗是电耗和水耗,是石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能耗,因此降低注水能耗对石油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注水地面系统是注水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对延长油田注水地面系统进行优化,为保护国内有限的油田资源,实现可持续性开采,保障油页岩的渗透与压力平衡通过对延长油田注水地面系统现状进行分析,从布站模式、站外管网布局、设备选型、注水系统运行进行优化,以降低能耗,提高注水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针对喇嘛甸油田注水系统管网压力过高、区域供注不均衡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当前发展现状及相关节能技术,进一步阐明关于优化喇嘛甸油田注水系统的节能对策,旨在降低管网压力,达到降低注水单耗情况的目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乌南油田近几年油水井动态资料、生产监测结果分析,认为乌南油田乌4断块自2002年开始正式注水以来。仅在部分井组个别并见到了一定的注水效果,总体上注水效果较差。油田地质特征、注采井网等是影响乌南油田注水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针对油田地质特征。提出了注采井网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分注井偏心配水器存在的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直捞防堵偏心配水器可有效提高水嘴投捞成功率,防止井下水嘴堵塞,大幅度减少井下水嘴解堵投捞工作量,降低酸化解堵投入,延长注水管柱使用周期,提高注水井分层测试工效,减轻测试工作强度,减少分注井作业,降低油田注水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就耗电一项,从油田注水、采油等几个主要环节来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对开发中一些术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供商榷:①油田是否一律都要早期注水,一定把油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水平上;②油田是否一定要维持低压自喷采油,用抽油机采油时,是否仍需大幅度地提高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原油产量在保持合理开发,平稳运行的同时。随着油田滚动扩边、新区产能不断的开发,注水管网半径逐年延伸。中质油、稠油区块逐年加大。液量的增长。能耗设备也不断增加,这都造成了油田生产用电、燃料油、气等能耗的大幅度增长,而各用电系统的各种机泵设备效率不高。无功损耗还比较高,能耗主要反映在二大系统上:注水系统和地面采油系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庆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注水量逐年增加,系统出站压力逐年升高,注水耗电量也大幅度上升。目前,注水耗电量已经占油田生产总耗电量的40%左右,降低注水系统耗能是油田注水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控制注水耗电量的上升,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先后采取了多种方式提高注水系统运行效率,有效节省电能。采油厂于2008年6月对第一油矿葡一联合站注水岗1#注水泵进行了变频改造,实现前置变频系统控制,运行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达不到预期效果,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庆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油田,注水系统用电量占油田总用电量的30%,为油田能耗大户。文章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长庆油田老油区注水效率低、能耗较高的影响因素和主要原因,并以安塞油田为例,制订了系统的调整改造方案,通过注水站的改造、局部井口增压、注水管道优化等方案的实施,提高了注水系统效率,使注水系统单耗平均值降低至5.29kW.h/m3。  相似文献   

20.
应用节点分析法对埕东油田注水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改造。针对注水系统中存在的注水泵扬程、排量与注水井需求不匹配和注水井注水压力差异大导致的泵干压差大、配水间阀控损失大、注水系统效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分压注水改造并优化了注水泵参数。改造后,东油田注水系统注水站效率、注水管网效率、注水系统综合效率分别由64.9%,60.4%和39.2%提高到72.5%,65.8%和4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