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黄新民  孟灵灵 《印染》2013,39(18):15-17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金属铜溅射到涤纶机织布表面;讨论了基材编织密度、溅射时间、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镀膜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材编织密度的增加,镀铜织物导电能力有所增强,当电磁波频率相同时,增加基材编织密度,样品的电磁屏蔽性能略微提高;延长溅射时间,导电涤纶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明显增强;等离子体预处理后,样品屏蔽效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民用纺织品,利用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织造不同规格的电磁屏蔽织物。测试分析了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组织结构、混纺纱线嵌织网格大小、嵌织密度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会影响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电磁屏蔽性能;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嵌织形成的网格面积越小,织物电磁屏蔽效能越好;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随不锈钢纱线嵌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具有方向性,当涤纶/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排列方向与电磁波中磁场振动方向垂直时,屏蔽效能最大。  相似文献   

3.
铜/锡复合镀层电磁屏蔽织物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宁  沈勇  张惠芳  王炜 《印染》2009,35(13)
以涤纶织物为基材,制备了一种铜/锡柔性电磁屏蔽面料.通过粗化、敏化、活化、强化和化学镀等处理,在涤纶表面上形成一层约3王μm铜镀层;然后采用电镀方法在基材表面形成2μm锡镀层.测试表明,铜/锡柔性电磁屏蔽织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织物类型、混纺比和组织结构对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借助织物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仪对机织物和针织物试样分别进行防电磁辐射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含量越高,机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越好,且机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总是优于针织物;织物的电磁辐射屏蔽效能随着不锈钢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上机经纬密度情况下,能获得最佳电磁辐射屏蔽效能的机织物组织为缎纹;机织物导电存在穿着不安全的问题;针织物在频率较小时,不锈钢纤维含量对电磁屏蔽效能影响较大,并确定了相同纵横密度下最佳组织为纬平针;针织物为防静电类织物,穿着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黄新民  孟灵灵 《印染》2013,39(11):8-10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涤纶基表面溅射纳米铜膜的工艺参数,其结果为:镀膜时间30 min,溅射功率120 W,气体压强0.2 Pa,基材表面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为3 min。测定了不同环境温湿度和不同水洗次数下薄膜的方块电阻,以及样品在室温下放置90 d后的形貌变化和电阻变化,以评价薄膜材料导电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磁控溅射作为一种低温高速溅射技术,是新型的织物表面改性方法。通过对镀膜织物电磁屏蔽机理,以及镀膜织物电磁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介绍,对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靶材材质、织物厚度、等离子体前处理等因素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最后对磁控溅射技术用于制备电磁屏蔽织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指出多功能化、高效性以及复合化技术是磁控溅射镀膜电磁屏蔽织物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檀国登  沈勇  张惠芳 《印染》2014,40(13):9-13,22
采用超支化聚酰胺-胺(HBP-NH2)作为导电涤纶织物活化工艺中银离子的载体,研究了以HBPNH2/Ag+为活化液的化学镀铜工艺各因素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优化了以HBP-NH2/Ag+为活化液的涤纶织物化学镀铜工艺,制备的化学镀铜织物导电效果好,电磁屏蔽效能高。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导电高聚物在涤纶经编针织物上的附着效果,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方法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涤纶导电针织物,研究了等离子体预处理对聚吡咯在涤纶针织物上附着效果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阻仪分析了导电织物的微观形貌以及平磨前后方阻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方法可增加聚吡咯在涤纶上的附着量,改善聚吡咯在涤纶上的附着牢度,提高导电织物导电层在平磨过程中的保持程度,且附着量与等离子体预处理次数存在相关性:当等离子体预处理次数为4时,聚吡咯在涤纶针织物上的附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孟灵灵  黄新民  魏取福 《印染》2012,38(17):5-7,11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涤纶织物表面沉积纳米铜薄膜,研究氧、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涤纶基材表面沉积铜膜的形貌、导电性能和润湿性能的变化.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和纳米铜颗粒大小变化,并对表面沉积纳米铜织物导电性能、润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基材表面的影响较氩等离子体明显,其可使纳米铜颗粒分布均匀致密,显著增加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和纳米铜颗粒大小,明显提高纳米铜膜导电性能.处理后,液滴在样品表面接触角变小,镀铜织物亲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空心微珠化学镀银及其织物涂层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方法自制金属银包覆空心微珠,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涂层整理.通过SEM、XRD、导电及电磁屏蔽性能测试得出,化学镀银空心微珠涂层织物具备一定的导电和电磁屏蔽效能,镀银微珠在涂层中起到导电填料的作用,当微珠的填充量达一定密度时,其电阻率值与电磁屏蔽效能值与相同工艺条件下银粉涂层织物接近.  相似文献   

11.
磁控溅射法研制防紫外纳米铝膜涤纶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峰  陈小立  郭玉良  朱泉  孙兵  朱美芳 《印染》2007,33(12):10-12,15
以涤纶织物为基底,高纯铝为靶材,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纳米铝薄膜。探讨了溅射气压、时间、功率和漫反射率对薄膜沉积速率和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铝膜涤纶织物,对350~400nm波段的紫外线屏蔽效果良好,透过率较镀膜前降低1.54-2.28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织物结构对表面沉积纳米复合薄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流射频共溅法,以不同组织结构纯涤纶织物为基材,分别以金属银(Ag)与锌(Zn)为靶材,制备Ag/ZnO纳米薄膜。对表面沉积Ag/ZnO薄膜的涤纶织物的形貌结构,沉积颜色、防紫外线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非织造布表面薄膜颗粒分布较为均匀,机织布表面纳米颗粒最不平整,针织布表面纳米颗粒粒径较小,并存在部分团簇颗粒;试样表面Ag衍射峰较明显,但ZnO依然以非晶态形式存在;针织布表面沉积Ag/ZnO薄膜后,其明度最小,颜色较暗;以非织造布为基材的试样其防紫外线性能及电磁屏蔽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黄帅  张毅  周志华 《纺织学报》2016,37(2):149-154
为探究服用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以常见服用织物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磁屏蔽理论,分析服用织物的电磁屏蔽机理,得出织物基本参数、织物组织和纤维种类是重要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织物基本参数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提取出厚度因子和紧度因子两个主因子,结果表明:服用织物电磁屏蔽性能随厚度因子增大而增大,随紧度因子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此基础上分析织物组织和纤维种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斜纹织物屏蔽性能优于平纹织物;棉织物屏蔽性能最好,锦纶织物其次,涤纶织物最弱。  相似文献   

14.
耿亮  李爽 《产业用纺织品》2011,29(6):37-39,49
对比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织物化学镀铜的变化,发现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化学镀层光洁度好,镀层均匀,耐磨性有所提高,且平均电磁波屏蔽效能优于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织物.  相似文献   

15.
涤纶织物化学镀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化学镀镍技术对涤纶织物进行了酸性、碱性镀镍以及着色处理。借助SEM、X射线能谱仪对化学镀镍织物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测试了涤纶织物化学镀镍前后服用性能的变化,并对导电性和电磁波屏蔽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镀层均匀程度对电磁波屏蔽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镀镍层厚度的增加,电磁波屏蔽效能增速先增大后减小。酸性镀镍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优于碱性镀镍织物。镀层织物经着铜色处理后,电磁波屏蔽性能有明显提高。当质量增加70%时,化学镀涤纶织物电磁屏蔽性能较好,同时服用性能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化学镀铜和电镀锡法在涤纶织物(PET)表面涂覆一层铜/锡合金,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对制得的电磁屏蔽织物面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化学镀铜工艺为:硫酸铜25 g/L,甲醛30 g/L,柠檬酸15 g/L,pH 12,65℃;优化电镀锡工艺为:电压1.5 V,9 min。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XRD衍射结果表明涤纶织物表面可获得较为理想的Sn/Cu复合镀层,锡在化学镀铜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镀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耐磨性;电磁屏蔽测试结果表明在6.5~10.0 GHz内电磁屏蔽性能均可达71 dB以上,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金属纤维混纺织物的防微波辐射性能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文中就不同比例的不锈钢金属纤维 涤纶纤维混纺织物的微波屏蔽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探讨了影响混纺织物屏蔽效果的各种因素 ,为此类功能性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涤纶长丝、棉粗纱和超细316L不锈钢丝在HN32-04型棉纺花式捻线机上纺制不锈钢丝包芯纱,并在龙星LXC-252SCV型电脑横机上编织纬平针织物及浮线添纱针织物。介绍纺纱原理及编织工艺,并测试不锈钢丝包芯纱的拉伸性能以及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不锈钢丝包芯纱的平均拉伸断裂强力为38.96 N,位移为124.30 mm,其拉伸过程分为不锈钢丝断裂、纱线中纤维抽拔、纱线断裂过程。随着电磁波频率的不断增强,纬平针织物和浮线添纱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下降。针织物结构不同,织物紧密程度和线圈大小不同,对不同频段电磁波的屏蔽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以涤纶纺粘非织造布和平纹布为基底,高纯银为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纳米银薄膜,研究真空室氩气压强对纳米银膜表面形貌、样品透光性能和导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 以涤纶纺粘非织造布为基底,氩气压强为0.3Pa时,银膜表面粗糙度和颗粒尺寸最大,团聚生长最明显,而压强为0.6Pa时,银膜导电性能最佳;以涤纶平纹布为基底,氩气压强为0.6Pa时,银膜表面粗糙度和颗粒尺寸最大,团聚生长最明显,而压强为0.3Pa时,银膜导电性能最佳;沉积纳米银膜的样品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氩气压强的变化对样品屏蔽紫外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