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施维琳 《华中建筑》1998,16(4):118-119
文章通过对傣族现阶段传统民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新民居中的居住文化变迁现象,同时也指出新民居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保留着适合傣族居住文化的传统特色。  相似文献   

2.
杨丽萍的大型歌舞《云南印象》轰动了大江南北。对我来说,西双版纳是记忆中一个久远的名字。如果一定要找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她,就是有回归田园的感觉,包括多姿多彩的傣家风情、独具风味的傣家美食和像凤凰般翩翩起舞的傣家姑娘等。不过,最令我赏心悦目的还是一座座掩映于蓝天绿地之间的竹楼。  相似文献   

3.
崔丹丹  杨大禹 《华中建筑》2010,28(5):145-147
该文试图从建筑外观造型特点、平面空间布局与房间分配、材料与建造特点、局部节点构造与装饰特点等相关方面的具体对比,从而分析出侗族和傣族干栏式民居建筑两者之间的异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何俊萍  华峰 《华中建筑》1996,14(4):33-35
作者在云南许多民族民居形态的研究中,特别关注到人的因素。虽然定义民居形态的因素很多,诸如社会生产力,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等,但都离不开一个主体,即人。在社会聚群对人的角色定位中,同群定义了人的行为,生活等,也定义了聚群共同生存的方式,即是人的角色一旦确定,即其在聚居整体中的位置也就确定,其生存活动的空间也上有相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李念羲 《砖瓦》2022,(2):71-72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现代因素,这就导致民族传统所具有的民族特色被埋没,而且当地许多建筑将傣族建筑所特有的民族元素与现代建筑的元素组合而成.许多专家在赞美这些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民居的同时,往往也希望保护这些特色民居.对本地居民而言,则希望能够改善其生活环境.对传统民居进行申遗势在必行,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当...  相似文献   

6.
走实验之路探竹楼更新--版纳傣族新民居实验研究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良文 《新建筑》2000,(2):12-15
论述了西双版纳傣族竹楼近十几年的演变以及农村自建民居的状况 ,介绍了版纳傣族新民居实验研究的情况及其对传统更新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孟连娜允古城是云南省唯一一座以傣族文化为主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决定了她具有独特的建筑文化特征,本文就娜允古城的建筑特色阐述娜允古城在发展过程中将傣族文化地方化,并形成独特的建筑特色,从而可以看出居民建筑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傣族民居更新,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提炼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材料和技术,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傣族新民居。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西双版纳傣族民居更新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在传统民居更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义县传统民居特征的调查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因境而生、因其固然的设计立意,以义县新民居的设计实例,诠释了对传统文化、材料的二次利用、能源的低耗、空间的整合等方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琳 《中华民居》2013,(2):35-36
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的地域性特征-自然条件、历史文脉,这在古老的民俗地区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贵州民居建筑特点,并以设计为例,介绍民居形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徐千里 《城市建筑》2006,(12):56-59
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是建筑生长的常态而不应是人们无可奈何的选择。古往今来人类一直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生活的家园进行着改造和更新,有意识并较为大量而系统地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则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建筑的新与旧、拆与留的理解和态度,实际上它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活动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当代建筑面向“生活世界”的价值观念。本文以一幢旧建筑改造的实践为例,深刻阐释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明生 《住宅科技》2008,28(2):59-62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地方民居保护的关系的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章朗布朗族生态村寨为例,分析了这种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传统民族村寨地方特色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已有3年时间,各地区都开始探索发展建设之路,而今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与国有土地产权存在诸多差异的情况下,使发展不悖于法律且又不受到农村土地产权的束缚,是值得研究思考的。本文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所具备的特征,并根据现有法律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着重分析其所可能带来的融资作用,并结合部分地区的农村作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姚威 《华中建筑》2012,(7):57-59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新旧建筑如何共存共生是建筑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介绍紧邻历史保护建筑的上海华旭国际大厦,就此类型的建筑设计进行尝试性探讨。从华旭国际大厦的定位、总体布局、功能设计、体量控制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在满足新建筑的设计要求前提下,保证和周边历史建筑的共存共生,就如何尊重周边建筑的特点,提升彼此的内在价值进行了尝试。并通过建筑材料、细部的控制以及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保证了设计理念的贯彻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典型建筑进行现场测量,对浙江农村住宅现状及村民对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和认知情况展开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老城区中建造新住宅要面临着基地狭小、不规则,与周边的环境、原有风景的协调等局限性.本文介绍了建筑师在富景花园的设计中,面对种种挑战所采取的对策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崔永祥  钱涛 《华中建筑》2011,(10):56-59
如何处理新旧关系是在旧有空间环境中进行新建筑设计的成功关键.该文以河南省电力公司综合调度楼的设计方案为例,在设计适合时代需求的新建筑的同时,对如何解决新旧建筑和谐共存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从尊重、匹配和共生的原则,将新建筑的设计结合旧建筑的改造,使两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构成城市单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现有建筑节能技术仅仅是"治标"而不"治本"。传统保温技术有工序多、造价高、效果差、寿命短等显著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节能保温技术——自保温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该体系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混凝土节能技术的根本突破,二是自保温混凝土建筑工厂化的突破。本文结合理论依据和实际工程,着重研究自保温混凝土房屋建筑工业化集成。  相似文献   

19.
We set out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new urbanism and neo-traditionalism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USA and discuss them in the context of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new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s in Christchurch and the aesthetic and community values inherent in new urbanism leads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n New Zealand, at least, new urbanism is primarily a form of rhetoric designed to sell houses profitably rather than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 based on new forms of housing. In support of this perspective we use data from our research in Christchurch to demonstrate how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sits awkwardly with the concepts of community and traditionalism associated with new urbanism. We focus on the ways in which the creation of community in new urbanism rests on socio-economic homogeneity rather than diversity; homogeneity created by the people who design, build, regulate and sell housing and reinforced by the cost and appearance of the houses in new neighbourho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