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2,4,6-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为高原环境因素与TNT交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海拔2 300 m地区某硝铵炸药厂接触TNT的生产工人184名为接触组,另选同厂不接触TNT的生产工人127名为对照组,分别对工人进行包括血常规等项目的 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工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 2000-2005年被调查的工厂工作场所空气质量TNT浓度均值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接触组血红蛋白低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长期接触低浓度TNT可对作业工人产生慢性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2.
朱春红 《工企医刊》2011,24(1):8-10
目的 了解长期接触三硝基甲笨(TNT)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情况.方法 对349名TNT作业离岗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选择某企业非TNT接触工人114名为时照组.结果 接触组共检出晶体混浊者130例,其中TNT白内障50例,检出率为16.5%,晶体损害检出率及严重程度随工龄的增加而上升;TNT接触工人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接触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资料,观察TNT作业工人眼晶状体损害的动态变化.方法对某化工厂1988-2008年现场职业卫生学监测资料、健康监护筛查出的眼晶状体损害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现场检测资料显示,生产环节TNT浓度平均值球磨最高,TNT样品数超标率1998年最高,样品数超标率和眼晶状体损害检出率各年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T眼晶状体损害总检出率42.5%,检出率依次是球磨、碾混、总装和其他工种;20年间诊断TNT白内障患者259名,脱离组有8.0%的患者诊断晋级,接触组有52.9%患者诊断晋级,5~10年间,脱离组10.3%的患者晋级,接触组52.0%的患者晋级,11~20年间,脱离组3.4%的患者晋级,接触组60.0%的患者晋级,晋级率接触组均比调离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随着现场TNT浓度的下降,眼晶状体损害检出率也呈逐年降低趋势.脱离TNT作业岗位患者的晋级率比未脱离患者明显降低,说明晶状体损害与脱离接触有关.脱离组、接触组晋级率均比文献报道低,脱离接触对晶状体的损害能持续多长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人员危害的进展情况。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并对63名TNT作业工人进行了5年的前后对比观察,分析了TNT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结果两次调查车间TNT浓度均超标严重。通过5年的对比观察,作业工人眼晶体损害最为明显(P<0.01);血象、心电图、肝功能有一定变化。结论高海拔地区较长时间接触TNT的作业工人其眼晶体损害检出率明显高于平原资料,TNT白内障发展较快、进展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职业接触岩棉对工人皮肤、眼和上呼吸道的机械性刺激作用.方法 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岩棉总粉尘质量浓度和纤维计数浓度进行检测.选择生产和加工岩棉的109名工人作为接触组,选择空气分离、造纸和制盖企业不接触岩棉的104名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皮肤、眼、鼻咽部检查.结果 接触组接触性刺激性皮炎检出率为10.1%(11/109),与当前的总粉尘接触水平呈线性趋势关系(P<0.05),与接触工龄无关联性(P>0.05).接触组检出结膜炎14例,检出率为12.8%,明显高于对照组(3例,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皮肤痒和眼睛痒症状的发生率(59例,54.1%和46例,4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11.5%和27例,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中不同接触水平和不同接触工龄间皮肤痒和眼睛痒症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与对照组的慢性鼻炎和慢性咽炎检出率以及鼻、咽部症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接触岩棉对皮肤和眼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刺激作用,应控制当前的总粉尘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电焊作业工人眼晶状体混浊发生情况,为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某大型国有车辆制造厂电焊作业工人(全部为手工电弧焊)317人(634只眼)为接触组,选不接触电焊作业的机加工、辅助工等作业工人321人(642只眼)为对照组,对两组工人不同年龄和不同工龄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触组眼晶状体混浊总检出率和不同工龄组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接触组与对照组眼晶状体混浊的检出率均随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不同年龄组眼晶状体混浊的检出率除50岁~年龄组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接触组与对照组眼晶状体混浊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焊弧光对作业工人眼晶状体的影响非常明显,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某玻璃钢成型作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作业工人健康检查;检测发现,模具、配胶、切边打磨操作位苯乙烯浓度合格,合格率仅为25%,样品超标率达66.7%;体检发现接触组神经衰弱、刺激症状、消化道不适,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眼结膜和鼻黏膜充血、咽部红肿、手多汗、手震颤,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眼结膜充血、咽部红肿差别有显著性(P<0.05).此次调查显示接触组白细胞偏低、血红蛋白偏低、血小板减少,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偏低差别有显著性(P<0.05).今后,应加强作业场所管理,改进抽风排毒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TNT中毒中的意义.方法以某TNT生产厂接触TNT工人B超检查与非接触组进行肝脏改变对比分析. 结果 接触TNT工人B超下肝弥漫改变与中度脂肪肝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接触TNT工龄工龄<25年与≥25年肝弥漫改变阳性率分别为3.9%与44.6%,经λ2检验, λ2=99.8(P<0.01),即工龄≥25年的阳性率明显地高于<25年者. 结论 B超下肝弥漫改变在诊断TNT中毒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尤其职业接触较长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钒对职业接触人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对钒职业接触工人心血管系统的症状、血压、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钒对职业人群心血管的影响. [结果]接钒组心血管系统症状检出率是对照组的2.6倍(OR=2.60,P<0.05),且接钒工龄与心血管系统症状检出率呈正相关(OR=1.40,P<0.05).接钒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钒组高血压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钒化合物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心血管系统可产生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丙烯腈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护职业接触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4家以丙烯腈为原料的化工企业车间空气中丙烯腈浓度进行检测。选取接触丙烯腈职业工人为接触组,以不接触化学毒物的服务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健康监护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接触低浓度丙烯腈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接触组头疼、头晕、心悸、胸闷、失眠、咽痛、腹痛等自觉症状多于对照组(P<0.01);男性接触组愤怒状态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愤怒、紧张、忧郁、疲惫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血压、脉压、白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心电图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18.35%)高于对照组(2.63%);肝脂肪浸润、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畸变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职业接触低浓度丙烯腈对工人健康有一定伤害,应重视对接触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