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华北克拉通北缘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构造演化过程与形成模式
引用本文:林少泽,王飞,谢成龙,向必伟,赵田,朱光.华北克拉通北缘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构造演化过程与形成模式[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43(1):1-16.
作者姓名:林少泽  王飞  谢成龙  向必伟  赵田  朱光
作者单位: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5;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5;页岩气勘探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对于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构造过程与形成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详细的野外构造观察及擦痕应力场反演,并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有效地制约了喀喇沁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的构造演化,并对其形成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起源于晚侏罗世的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在早白垩世(141~100 Ma)再次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与岩浆活动。在此伸展活动中,沿着核部杂岩两侧分别发育了NE走向、倾向相反的楼子店-八里罕和上店-东风大型正断层,进而控制两侧半地堑式的小牛与平庄盆地的发育。在这两条边界断层的伸展运动及随后的均衡隆升中,核部杂岩不断抬升与剥露,先后发育了NE-NNE向的伸展韧性变形带与脆性正断层。这些早白垩世韧性和脆性伸展构造一致指示拉张方向为NW-SE向。综合分析表明,区内早白垩世伸展活动经历了141~134 Ma的初始伸展与同构造岩体侵位阶段、133~126 Ma的边界断层强烈活动与核部快速抬升阶段以及125~100Ma的均衡隆升阶段。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在早白垩世的伸展活动中转变为地垒式伸展穹窿,其强烈伸展活动出现在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动力学背景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远场弧后拉张。

关 键 词:早白垩世  北西-南东向伸展  喀喇沁变质核杂岩  伸展穹隆  华北克拉通

Early Cretaceous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odel of the Kalaqi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