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梅汛期江淮切变线暴雨与非暴雨演变过程的合成对比分析研究
引用本文:李晓容,张雪蓉,濮梅娟.梅汛期江淮切变线暴雨与非暴雨演变过程的合成对比分析研究[J].高原气象,2014(1).
作者姓名:李晓容  张雪蓉  濮梅娟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局;
基金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示范工程项目(BE2008618)
摘    要: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梅汛期江淮切变线暴雨类个例与切变线非暴雨类个例演变过程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形成暴雨切变线的演变历程中,存在南北风加强,切变线发展,且西南风急流引起的风速辐合加强了低空辐合。同时江苏处于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高低空急流相耦合,形成了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动力机制,降水过程中动力结构配置的演变特征十分鲜明。切变线南侧热力不稳定条件较好,水汽输送丰富,水汽辐合强烈,这些都有利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因为动力、热力条件强度的不同对应不同强度的降水,区域性大暴雨的动力系统比一般暴雨更深厚,不稳定条件更强,水汽输送也更充沛。而切变线非暴雨类中,高低空风场的配置不利于降水的增强。南北风增强不明显,切变线不能得到发展,同时其南侧西南风急流没有建立,风速辐合较弱。高空急流核远离江苏,江苏上空的辐散场很弱,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动力机制未能建立,动力结构的配置演变特征不明显。切变线南侧的热力不稳定度也不如暴雨类强,水汽的辐合较弱,不利于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

关 键 词:暴雨  切变线  高低空急流  非地转湿Q矢量  垂直螺旋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