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珠江口雾过程数值模拟及生消概念模型建立
引用本文:张舒婷,王明洁,刘一鸣,陈训来,樊琦.珠江口雾过程数值模拟及生消概念模型建立[J].热带气象学报,2016(4):467-476.
作者姓名:张舒婷  王明洁  刘一鸣  陈训来  樊琦
作者单位: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3.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040,2.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40;,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40;,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利用深圳市气象局1953—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出现的雾日(包括能见度达到10 km及以下的轻雾和能见度达到1 km及以下的雾)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的轻雾日与雾日多发于冬春季节的02时和08时,发生时地面10 m平均风速为1.9 m/s,近60年来总雾日有增多趋势;能见度达到1 km以下的雾日多发于冬春季节的08时,发生时地面10 m平均风速为1.0 m/s,近60年来有减少的趋势。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得出珠江口地区出现雾日的典型地面天气形势可分为均压场型、冷高压底部型和冷高压后部型三种;850 hPa天气形势可分为一般均压型、弱高压脊附近均压型和弱低槽、低涡附近均压型三种。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对三种典型地面天气形势下的珠江口雾日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地再现珠江口雾的形成、维持与消散过程。880 hPa附近逆温层的演变、960~920 hPa水汽输送的变化与近地面风场的特征是影响珠江口地区雾生消过程的三个重要因素。结合多年统计分析结果、中尺度模式模拟结果以及珠江口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建立了珠江口雾生消过程的概念模型。

关 键 词:珠江口地区    数值模拟  概念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