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松潘—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采集、处理与初步解释
引用本文:王海燕,高锐,李秋生,李文辉,侯贺晟,匡朝阳,薛爱民,黄薇漪.青藏高原松潘—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采集、处理与初步解释[J].地球物理学报,2014,57(5):1451-1461.
作者姓名:王海燕  高锐  李秋生  李文辉  侯贺晟  匡朝阳  薛爱民  黄薇漪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北京 100037;2.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3. 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 南京 210009;4. 北京派特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6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实验与地壳结构研究”(Sinoprobe-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4097和40830316);中国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220260)联合资助
摘    要: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其形成不仅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还对其边缘地区的地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前缘部位,是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作用由近南北方向向北东、东方向转换的重要场所.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8年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采用关键处理技术和参数开展唐克-合作剖面与合作-临夏剖面联线处理,获得总长约400 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完整揭示了西秦岭造山带及其两侧盆地的地壳结构和构造变形样式.结果显示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向若尔盖逆冲推覆的深部构造特征;西秦岭下地壳北倾的强反射及其北侧南倾的强反射特征揭示出扬子与华北两个大陆板块在西秦岭造山带下的汇聚行为.Moho的埋深和起伏形态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经历了高原隆升后强烈的伸展减薄作用.

关 键 词:深地震反射剖面  青藏高原  松潘地块  西秦岭  临夏盆地  数据采集与处理  岩石圈结构  
收稿时间:2013-08-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