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浅析肝病辨治中“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引用本文:张炳煌,陆定波.浅析肝病辨治中“实则阳明,虚则太阴”[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5):63-64.
作者姓名:张炳煌  陆定波
作者单位:1.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2.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武汉,430061
摘    要: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脾脏、胃腑,在生理上互相为用、互相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肝脏疾病的病位在肝,还涉及脾胃,历代医家持此观点和论述的数不胜数。《金匮要略》首条便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后“肝病实脾”理论即为历代医家传承,并得以发掘创新。清代医家柯韵伯提出的“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理论,在肝脏疾病辨治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肝病辨证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临床运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