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炎症性肠病13例血栓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
引用本文:董旭暘,吕红,陈轩馥,李骥,李玥,谭蓓,舒慧君,张慧敏,钱家鸣,杨红.炎症性肠病13例血栓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
作者姓名:董旭暘  吕红  陈轩馥  李骥  李玥  谭蓓  舒慧君  张慧敏  钱家鸣  杨红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摘    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发生血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这部分疾病人群的认识。方法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IBD患者,筛选出其中明确出现血栓事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1∶5选取同时期就诊、相同疾病分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血栓事件IBD患者连续入组作为对照组,记录一般情况、IBD的分型及活动度、血栓事件的相关症状、发生部位、诱因、治疗及转归,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索到IBD患者1521例,出现血栓事件者13例,血栓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为0.85%。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中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93%和0.76%。血栓组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44.3±10.7)岁。76.9%的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非对称性水肿。1例CD患者出现下肢动脉血栓,表现为下肢坏疽。血栓组53.8%的患者在发现血栓时处于疾病重度活动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血栓组患者中76.9%的患者在发生血栓前30 d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明显高于对照组(29.2%)(P=0.003)。抗凝治疗以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为主。2例患者治疗后血栓溶解吸收,其余患者复查均提示血栓再通。结论血栓栓塞是IB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多出现于疾病活动期,常见部位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糖皮质激素可能是常见诱因。抗凝治疗有效且相对安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