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及癌变机理
引用本文:张爱华,洪峰,黄晓欣,罗鹏,胡昌军,刘忠义,杨光红.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及癌变机理[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22(1):12-15.
作者姓名:张爱华  洪峰  黄晓欣  罗鹏  胡昌军  刘忠义  杨光红
作者单位:1. 贵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贵州,贵阳,550004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贵州,贵阳,550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6 6 0 0 70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D97-3)
摘    要:目的:从遗传损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等方面对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及癌变机理进行研究并寻找早期及灵敏的分子标记物,方法:综合应用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和毒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遗传损害、DNA合成与修复,DNA损伤等指标均发生异常改变,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肤组织中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增殖与凋亡紊乱,各指标在组间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砷致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以及影响DNA合成和修复,引起癌基因,抑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正常比例发生改变,机体的自稳机制受到破坏,导致细胞过度分裂,持续增殖,是砷致病尤其引赶快细胞癌变的重要机理。(2)皮肤过度化可能是燃煤砷污染致皮肤癌变的先兆;P53^mt、PCNA、P16和CyclinD1蛋白的异常表达及Apoptosis的表达水平改变有望作为燃煤砷污染致皮肤癌变的预警标志;(3)SCE、CA和MN分析可作为检测细胞遗传学改变的早期生物指标;DPC则可作为中晚期严重损伤的标志物;SCGE作为一种早期、实用的方法应用于砷接触人群的DNA损伤监测具有实际意义。

关 键 词:燃煤型砷中毒  遗传损伤  癌变机理  生物标志  分子机理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DNA损伤
文章编号:1000-4955(2003)01-0012-04
修稿时间:2002年5月14日

Study on mechanism of carcinogenic effect and genetic damage of arsenism caused by burning coal pollution
ZHANG Ai-hua,HONG Feng,HUANG Xiao-xin,LUO Peng,HU Chang-jun,LIU Zhong-yi,YANG Guang-hong.Study on mechanism of carcinogenic effect and genetic damage of arsenism caused by burning coal pollution[J].Chinese Jouranl of Endemiology,2003,22(1):12-15.
Authors:ZHANG Ai-hua  HONG Feng  HUANG Xiao-xin  LUO Peng  HU Chang-jun  LIU Zhong-yi  YANG Guang-hong
Affiliation:ZHANG Ai-hua1,HONG Feng1,HUANG Xiao-xin2,LUO Peng2,HU Chang-jun1,LIU Zhong-yi2,YANG Guang-hong1
Abstract:
Keywords:arsenic  poisoning  biomarker  molecular mechanism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