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雾质谱法示踪钨回收过程离子的转化路径 |
| |
作者姓名: | 蔺淑洁 温嘉玮 曹宏斌 宁朋歌 张懿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0 |
| |
基金项目: | 杰出青年基金;青促会基金 |
| |
摘 要: | 将环隙式离心萃取器(ACCs)与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ESI-TOF-MS)相结合,在线监测了回收过程中的钨萃取行为(宏观)和钨形态的转化路径(微观),发现宏观萃取反应和微观离子形态转化同时发生并相互补充。伯胺N1923萃取钨在144 s内即可达到萃取平衡,萃取率高达98%以上,同时,酸钨比n(H)/n(W)是一个关键变量,当酸钨比n(H)/n(W)=2.4时,全流程钨回收率超过93%。最后,得到了基于钨形态监测的萃取机理,同时,减少原料液中W1含量,增加W10含量,可有效提高钨回收效率。
|
关 键 词: | 钨 伯胺N1923 转化路径 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仪 |
收稿时间: | 2019-03-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过程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过程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