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CCSD主孔微破裂脉次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引用本文:崔军文,唐哲民.CCSD主孔微破裂脉次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J].岩石学报,2007,23(12):3295-3301.
作者姓名:崔军文  唐哲民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3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摘    要:CCSD主孔中发育有十分丰富的脆性变形现象,按其充填特征大致可划分有石英和方解石充填的微破裂、有矿物薄膜的微破裂和既无矿物充填、又无矿物簿膜的微破裂等3大类.石英微破裂脉和方解石微破裂脉次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110℃~215℃和90℃~190℃,表明前者的形成要早于后者,按现代地热梯度23.4℃/km估算,两者的形成深度分别为4.7~9.2km和3.8~8.1km,9.2km大致可作为宏观上岩石圈发生脆性变形的最大深度或岩石圈由韧性变形域向脆性变形域过渡的界线.片麻岩、榴辉岩和超基性岩微破裂脉的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三者由韧性变形域向脆性变形域过渡的深度是不一致的,依次为9.2km、8.5km和8.1km,反映主孔主要岩石类型的脆性变形行为存在有一定差异.根据微破裂的充填物特征和相互切割关系,大致可确定主孔中脆性破裂的形成深度和先后关系:石英微破裂脉,形成最早,深度为4.7~9.2km,方解石微破裂脉的形成深度为3.8~8.1km,8.1km以上开始出现有矿物薄膜的微破裂,既无矿物充填、又无矿物簿膜的微破裂则是地壳深度3.8km以上的主要脆性变形构造类型.可见,微破裂次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或许可作为宏观上建立CCSD主孔脆性变形构造剖面的重要依据之一.

关 键 词:CCSD主孔  脆性变形  次生包裹体  均一温度  矿物(石英、方解石)微破裂脉  变形域
修稿时间:2007年6月12日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Secondary inclusions in microfracture veins of the CCSD main hole
CUI JunWen,TANG ZheMin.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Secondary inclusions in microfracture veins of the CCSD main hole[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7,23(12):3295-3301.
Authors:CUI JunWen  TANG ZheMin
Abstract:
Keywords:CCSD main hole  Brittle deformation  Secondary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Mineral(quartz and calcite)microfracture veins  Deformation domai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