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131)I在血栓导向显像诊断与导向溶血栓研究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吴国新,阮长耿.~(131)I在血栓导向显像诊断与导向溶血栓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3(1).
作者姓名:吴国新  阮长耿
作者单位:苏州医学院 (吴国新),苏州医学院(阮长耿)
摘    要:在血栓导向显像诊断方面,利用自制的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经~(131)I标记后行血栓显像,在体外~(131)I-SZ-51能与人的血栓结合。鉴于单抗SZ-51与犬的活化血小板有交叉反应,制备了犬的股动、静脉血栓模型并用SPECT显像,以血栓与血液的放射性比值(T/B)为指标。结果显示:注入~(131)I-SZ-51后不同时间段,股动脉、静脉血栓的T/B比值均呈显著升高,至4h后达饱和,且股动脉血栓显像优于股静脉血栓显像;而~(131)I-IgG组,股动、静脉血栓均未见显像。此结果与注入示踪剂24h后离体血栓的T/B是一致的,从而阐明了单抗SZ-51具有导向定位体内血栓的能力。在导向溶血栓研究方面,利用~(125)I标记纤维蛋白原作为溶栓指示剂,研究了单抗SZ-51与溶栓剂尿激酶嵌合分子的溶栓效率。首先单抗SZ-51经木瓜蛋白酶消化获得抗体的活性片段Fab,与纤溶剂尿激酶的B链经化学双功能交联剂SPDP交联后,发现嵌合分子的体外溶栓率较尿激酶高3~5倍,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纤溶酶原的消耗量减少,提示溶栓率的提高与嵌合分子的选择性增高有关,这种新型的嵌合分子将为体内特异性溶栓剂的研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