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术前双能量CT定量参数预测临床Ⅰ~Ⅱ期胃腺癌侵袭性病理特征
引用本文:郑云艳,蓝燕芬,马明平,李厚强.术前双能量CT定量参数预测临床Ⅰ~Ⅱ期胃腺癌侵袭性病理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39(1):56-60.
作者姓名:郑云艳  蓝燕芬  马明平  李厚强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 福建 福州 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目的 观察术前双能量CT (DECT)定量参数预测临床Ⅰ~Ⅱ期胃腺癌侵袭性病理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术前临床Ⅰ~Ⅱ期胃腺癌术前腹部增强DECT,其中病理分期Ⅰ~Ⅱ期56例、Ⅲ期10例,33例中-高分化、33例低分化,41例淋巴血管侵犯(LVI)(-)、25例LVI (+),28例神经周围侵犯(PNI)(-)、38例PNI (+);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病理分期、分化程度、LVI和PNI)病灶之间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λHU)的差异。针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病理分期Ⅲ期的效能。结果 病理Ⅲ期组与病理Ⅰ~Ⅱ期组,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LVI (+)组与LVI (-)组,以及PNI (+)组与PNI (-)组之间,静脉期NIC及λ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LVI (+)组与LVI (-)组之间延迟期λHU,PNI (+)组与PNI (-)组之间动脉期和延迟期λ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其余DECT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静脉期NIC和静脉期λHU预测临床Ⅰ~Ⅱ期胃腺癌病理分期为Ⅲ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和0.753。结论 术前DECT定量参数可预测临床Ⅰ~Ⅱ期胃腺癌侵袭性病理特征。

关 键 词:胃肿瘤|病理学  临床|光谱分析
收稿时间:2022/8/30 0:00:00
修稿时间:2022/10/2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