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杨豫川,李凤杰,代廷勇,李俊武,杨承锦.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4(2):32-37.
作者姓名:杨豫川  李凤杰  代廷勇  李俊武  杨承锦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鄂尔多斯盆地重点探区碎屑岩沉积体系、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编号:2011zx05002-00l-001)资助
摘    要:对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的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和压汞等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区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储层孔隙度为10.86%,渗透率为0.56mD,为低孔、特低渗、致密-近致密储层。该区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绿泥石膜对原生粒间孔的保存以及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孔渗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以储层特征参数和孔隙结构参数为基础,对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并将其分为4类,其中Ⅱ类和Ⅲ类储层是该区主要的储集层类型。

关 键 词: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长4+5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