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含油气盆地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异常高孔带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远光辉,操应长,贾珍臻,王艳忠,杨田.含油气盆地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异常高孔带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26(1):28-42.
作者姓名:远光辉  操应长  贾珍臻  王艳忠  杨田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1262203);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6-003);国家973项目(编号:E1401004B);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研究生创新工程资助项目(编号:YCX2014002)联合资助.    
摘    要:异常高孔带是指由于经历异常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孔隙度高于正常压实条件下最大孔隙度的异常高孔隙度储层相对集中发育带,是含油气盆地中深层油气勘探的甜点。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总结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深部油气藏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总结了近些年全球范围内异常高孔带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异常高孔带概念、划分方案、类型、储集空间、成因机制及预测等。研究表明,异常高孔带的分布通常利用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或相当的趋势线)进行确定。根据孔隙类型及含量,异常高孔带具有原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和次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2种类型,原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保孔型地质因素是其形成的主控因素;次生孔隙型异常高孔带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溶蚀增孔作用是其形成的主控因素。然后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异常高孔带的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其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其分布具有地层深度范围大、时代跨越尺度大、盆地类型多样和沉积相类型丰富等特点;其类型兼具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型。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 键 词:异常高孔带  概念  类型  储集空间  成因机制  研究进展
收稿时间:2013-04-0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