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大肠埃希菌中AmpC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的发生和检测
引用本文:王锦娜,邵海枫,姚兵,王卫萍,艾冬琴,史利宁,张小卫.大肠埃希菌中AmpC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的发生和检测[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22-124.
作者姓名:王锦娜  邵海枫  姚兵  王卫萍  艾冬琴  史利宁  张小卫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97;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微生物室,南京,210002
摘    要:目的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检测AmpC酶及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方法选择从临床分离的可疑产ESBLs和AmpC 2种酶的40株大肠埃希菌,用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表型,三维酶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质粒型ampC基因和ESBLs基因,肉汤交配法检测质粒型ampC基因的接合传递性。结果在三维试验中,40株菌中有39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21株产ESBLs和AmpC 2种酶,15株单产ESBLs,3株单产AmpC酶。在PCR扩增试验中,8株扩增出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7株为C IT型,1株为DHA型;34株扩增出b laTEM、b laCTX-M、b laOXA 3型ESBLs基因中的至少1个型,未扩增出b laSHV。8株携带质粒型ampC基因的菌株,共筛选出9株接合子。结论AmpC酶已在我院的大肠埃希菌中出现,由质粒编码的AmpC酶可在细菌间传递。

关 键 词:AmpC酶  ESBLs  大肠埃希菌  质粒
文章编号:1001-764X(2006)02-0122-03
收稿时间:2005-08-12
修稿时间:2005-11-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检验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检验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