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谈语文教学中的"不教"之境
引用本文:张秀淑.谈语文教学中的"不教"之境[J].学周刊C版,2010(9).
作者姓名:张秀淑
作者单位:隆尧县实验中学,河北,隆尧,055350
摘    要:"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为我们指出的一种教学境界.这两种境界是相通的,教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成为"善学者",当学生确实在学的实践中学会了学习,教师即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达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彼时不仅"师逸",而且可收"功倍"之效.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