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取代酚类化合物LC_(50)的QSAR模型建立与分析
引用本文:彭艳芬,王云,刘小四,刘天宝,汪新.取代酚类化合物LC_(50)的QSAR模型建立与分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5,32(3).
作者姓名:彭艳芬  王云  刘小四  刘天宝  汪新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安徽,池州,247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基于定量结构.活性(QSAR)研究取代酚类化合物的急毒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21种取代酚。从中获得分子最高占用和最低空轨道能(E_(HOMO)和E_(LUMO))、分子次最高占用和次最低空轨道能(E_(NHOMO)和E_(NLUMO))、分子总能量(E_T)、氢原子所带的最高正电荷(q_H~+)、最负非氢原子的静电荷(q~-)、分子偶极矩(μ)和分子体积(V)等描述符。结合文献中标题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值(-lg LC_(50))和疏水性系数(10g Kow),由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成QSAR模型,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健性。最佳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2),去一法(LOO)交替检验复相关系数(R_(cv)~2),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_(ext)~2)分别为0.924,0.922和0.830,故所建QSA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由此推断,标题物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作用分为两步,首先穿过细胞壁在细胞内富集,以log Kow描述;其次与亲核试剂发生亲电反应,以点E_(NLUMO)表示。

关 键 词:取代酚  密度泛函理论  定量构效关系  梨形四膜虫

The buliding and analyse of QSAR models of LC50 of substituted phenol compounds
Peng Yanfen,Wang Yun,Liu Xiaosi,Liu Tianbao,Wang Xin.The buliding and analyse of QSAR models of LC50 of substituted phenol compounds[J].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2015,32(3).
Authors:Peng Yanfen  Wang Yun  Liu Xiaosi  Liu Tianbao  Wang Xin
Abstract:
Keywords:substituted pheno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QSAR  Tetrahymena pyriformi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