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山地旅游省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力演化——以贵州省为例
引用本文:刘安乐,杨承玥,明庆忠.山地旅游省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力演化——以贵州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5(3):494-504.
作者姓名:刘安乐  杨承玥  明庆忠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昆明650221;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乌蒙山区发展研究院,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六盘水师范学院乌蒙山区发展研究院,贵州六盘水553004;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昆明6502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盘水市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重大研究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摘    要: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 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 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 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关 键 词:山地省区  旅游经济  时空演化  驱动力  改进熵值法  空间回归模型  政府投入
收稿时间:2021-06-1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