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81例临床分析
引用本文:徐立,林小雷,蔡铭智,CAI Ming-zhi.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81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6(32):17-19.
作者姓名:徐立  林小雷  蔡铭智  CAI Ming-zhi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普外二科,福建漳州,363000
摘    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法 、 危险因素及手术方法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1例次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分析该81例次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约为88.8%、特异性约为56.5%.有被膜浸润的病灶49例次中转移31例次,无被膜浸润的病灶32例次中转移19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于单灶病变,位于上极的病灶22例次中转移17例次,位于中下极的病灶41例次中转移16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灶癌18例次中转移7例次,单灶癌转移63例次中转移33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男性25例次中转移15例次,女性56例次中转移25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年龄<45岁46例次中转移26例次,年龄≥45岁35例次中转移14例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59例次采用颈根部衣领式切口,22例次采用传统的L形切口,前者同样能很好的清扫颈侧区淋巴结,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在外观满意度及颈肩部活动度方面均优于后者.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问题不容忽视,术前超声等检查可以提供较好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不足.癌灶浸润甲状腺被膜及位于上极可能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关 键 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侧区  淋巴结清扫  危险因素

Clinical Analysis of 81 Cases of Lateral Neck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