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肺癌124例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龚长银,陆海舟,胡亚娥.肺癌124例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7,31(1):56-58.
作者姓名:龚长银  陆海舟  胡亚娥
作者单位:1南通市中医院病理科,江苏226001;2南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602011)。
摘    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及分级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性坏死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2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男性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在各病理类型中占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2,P<0.001);女性则以腺癌为主,在各病理类型中占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1,P<0.001)。106例患者中周围型和中央型肿块分别占61.32%、38.68%,周围型和中央型中腺癌分别占72.31%、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1,P<0.001),提示腺癌以周围型肿块多见;周围型和中央型中鳞癌分别占24.62%、6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734,P<0.001),提示鳞癌以中央型肿块多见。Ⅰ、Ⅱ、Ⅲ级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00%、21.74%、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1,P<0.05),提示腺癌Ⅲ级较Ⅰ级、Ⅱ级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106例患者中57例(53.77%)发生肿瘤性坏死,其中鳞癌和腺癌肿瘤性坏死发生率分别为67.44%、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级鳞癌肿瘤性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3.33%、86.67%、68.42%,鳞癌Ⅰ级与鳞癌Ⅱ、Ⅲ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鳞癌Ⅰ级较鳞癌Ⅱ级、Ⅲ级不易发生肿瘤性坏死。Ⅰ、Ⅱ、Ⅲ级腺癌肿瘤性坏死率分别为0.00%、27.59%、80.00%,腺癌Ⅰ级与腺癌Ⅱ、Ⅲ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腺癌Ⅰ级很少发生肿瘤性坏死,而腺癌Ⅲ级较易发生肿瘤性坏死。结论: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对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肺癌  鳞状细胞癌  腺癌  临床病理  病理分级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交通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交通医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