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和5α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引用本文:徐峰,杨勤萍,盛友渔,周静,陈宇明,付朝伟,王侠生.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和5α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2):699-702.
作者姓名:徐峰  杨勤萍  盛友渔  周静  陈宇明  付朝伟  王侠生
作者单位: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上海 200040;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皮肤性病学系;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检验科;4.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摘    要:目的 探讨华东地区汉族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和5α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101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抽取外周血后分离纯化出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雄激素受体基因1号外显子Stu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Ⅰ型5α还原酶(SRD5A1)和Ⅱ型5α还原酶(SRD5A2)基因多态性,微卫星扫描分析1号外显子CAG和GGC重复序列的多态性.结果 雄激素受体基因1号外显子Stu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汉族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受体基因的CAG重复序列多态性分布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GGC重复序列多态性分布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短CAG/短GGC分别在病例与对照组中占25.53%和46.88%(P=0.002),长CAG/长GGC分别占42.55%和19.79%(P=0.001).未发现SRD5A1及SRD5A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不同(P>0.05).结论 雄激素受体基因GGC重复序列以及CAG/GGC重复序列多态性与汉族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有明显关系.而5α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汉族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无明显关系.

关 键 词:双氢睾酮  睾酮5-α-还原酶  受体  雄激素  多态性  秃发  
收稿时间:2006-02-11
修稿时间:2006年2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皮肤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皮肤科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