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遗传算法的入湖河各口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及应用
引用本文:谢增芳,刘晓东,刘孝洋,戴 昱,耿欣欣,蒋 安.基于遗传算法的入湖河各口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及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0):38-41.
作者姓名:谢增芳  刘晓东  刘孝洋  戴 昱  耿欣欣  蒋 安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力学与材料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 环境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 力学与材料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 力学与材料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2;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9026,51179052);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001028)
摘    要:针对传统计算入湖河口水环境容量采用混合区控制方法存在计算量和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的湖泊污染源控制方法,基于反问题理念将遗传算法与湖泊二维水质模型相结合,仅需调用一次水量水质模型,即可计算入湖各河口的水环境容量。以太湖为例,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入湖各河口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简便、效率高,获得了太湖主要入湖各河口的COD水环境容量由大到小的排序规律。

关 键 词:遗传算法    二维水质模型    水环境容量    混合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