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人工饵料对主养黄颡鱼和主养草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贡献的同位素示踪
引用本文:皮坤,张敏,李庚辰,熊鹰,李娟,李保民.人工饵料对主养黄颡鱼和主养草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贡献的同位素示踪[J].水生生物学报,2014(5).
作者姓名:皮坤  张敏  李庚辰  熊鹰  李娟  李保民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83);华中农业大学自主科技创新基金培育专项(2013PY078);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nycytx-49-09)资助
摘    要:研究假定池塘中沉降颗粒有机质主要来自残饵、粪便和悬浮颗粒物三种的混合,利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主养黄颡鱼(Pelteobaggrus fulvidraco)池塘沉降颗粒中人为有机质(残饵)来源进行定量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碳氮营养物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碳(Total carbon,TC)、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以及总有机氮(Total organic nitrogen,TON)都呈现出从养殖初期到末期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主养黄颡鱼池塘颗粒沉降物中TN、TC、TON和TOC含量均显著高于主养草鱼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δ13C和δ15N)平均值分别为–25.3‰和6.2‰;主养草鱼池塘沉降颗粒有机质δ13C和δ15N的平均值分别为–25.4‰和5.9‰。利用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出两种主养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人为有机质(残饵)贡献率分别为15.6%—35.4%(主养黄颡鱼池塘)和30.1%—70.1%(主养草鱼池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养模式池塘从养殖初期到末期沉降颗粒中饵料贡献率均显著降低(主养黄颡鱼池塘:r=–0.537,P0.05;主养草鱼池塘:r=–0.800,P0.01)。

关 键 词:草鱼  黄颡鱼  混养  有机质  沉降颗粒  稳定性同位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