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术前外周血NLR、PLR在经尿道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切除术预后中的意义
引用本文:管庆军,单中杰,韩前河,马杰锋.术前外周血NLR、PLR在经尿道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切除术预后中的意义[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8(7).
作者姓名:管庆军  单中杰  韩前河  马杰锋
作者单位: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摘    要: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前外周血参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NMIBC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按照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92例)和无进展组(64例);根据术前血常规指标计算出NLR和PLR,进行ROC曲线分析获取复发组和无进展组之间的最佳界限值,再将患者分别分为高NLR和低NLR、高PLR和低PLR两类。将NLR、PLR合并一般资料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无进展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差异,再将接近有意义的指标(P0.1)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NLR和PLR的相关性及联合使用对预后的意义。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在复发组和无进展组间最佳界限值分别为2.75和166;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合并慢性肾病、TNM分期、癌灶数量、合并肾积水及NLR、PLR是复发的影响因素,其中高NLR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低于低NLR组(40个月vs.48个月,P0.05),高PLR组低于低PLR组(38个月vs.48个月,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NLROR(95%CI)=2.307(1.347~3.950),P=0.002]和合并有慢性肾病、多发肿瘤、TNM分期、合并肾积水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160,P=0.046),且二者的联合变量对应无复发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预后。结论:术前外周血参数NLR和PLR对NMIBC患者TURBT术后的预后有一定提示意义,高NLR和高PLR相对低NLR和低PLR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