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应用新型散度方程诊断暴雨的触发和增幅机理
引用本文:伍红雨,杨康权.应用新型散度方程诊断暴雨的触发和增幅机理[J].气象学报,2011,69(2):234-248.
作者姓名:伍红雨  杨康权
作者单位:1. 广东省气候中心,广州,510080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32); 黔科合重大专项([2006]6034)
摘    要:分析散度及其变化是进行暴雨研究的途径之,而传统的散度方程不能显示包含热力场分布影响散度演变的问题。因此,利用陈忠明等导出的新型散度方程和NCEP/NCAR(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针对贵州省2007年7月25—26日持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计算新型散度方程中的各项,定量诊断分析大气运动的正压非平衡强迫、湿斜压非地转与风垂直切变耦合强迫在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与地面1、6h降水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正压非平衡强迫、湿Q矢量与垂直风切变的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导致辐合增加与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发生在近中性或弱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大气运动的正压非平衡强迫导致辐合增加是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机制;在暴雨维持和增幅过程中,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在强降水的维持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强降水过程发生后,才存在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作用,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作用是暴雨增幅的动力机制。未来6小时强降水发生的区域、降水强度、中心位置与散度演变的强负值区变化一致。新型散度方程对强降水预报有指导意义,可以作为诊断散度场演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

关 键 词:新型散度方程  正压非平衡强迫  湿斜压热动力耦合强迫  暴雨  诊断  
收稿时间:2009/2/10 0:00:00
修稿时间:5/5/2009 12:00:00 AM

A diagnostic study of the triggering of torrential rains and the mechanism for their amplication using a new type of divergence equation
WU Hongyu and YANG Kangquan.A diagnostic study of the triggering of torrential rains and the mechanism for their amplication using a new type of divergence equation[J].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1,69(2):234-248.
Authors:WU Hongyu and YANG Kangquan
Affiliation:WU Hongyu~1 YANG Kangquan~2 1.Climate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80,China 2.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engdu 610225,China
Abstract:
Keywords:A new type of divergence equation  Barotropic non-equilibrium force  Baroclinic thermodynamic coupling forces  Heavy rainfall  Diagnostic analysi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