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注水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特征
引用本文:王京红,侯连华,吴锡令,林承焰.注水开发后期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4):25-30.
作者姓名:王京红  侯连华  吴锡令  林承焰
作者单位:[1]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3]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G1999022508)
摘    要:在利用岩心资料划分流动单元的基础上,用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建立了流动单元储层参数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储层空间流动单元进行划分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流动单元的渗流特征、储层质量、渗流能力及沉积微相等方面的特征,可将流动单元划分为7种类型。流动单元空间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流动能力中等的Ⅴ-Ⅶ类流动单元中。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同流动单元的变化程度不同,使不同流动单元之间的渗流能力相差较大。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高孔、高渗疏松砂岩储层不同流动单元的变化特征以及流动单元对微裂缝的形成、剩余油富集规律的控制作用,为高含水时期油田的控水稳油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储层流动单元  注水开发  渗流能力  剩余油  河流相  沉积微相  岩心  富集规律  储层参数  测井资料
文章编号:1000-5870(2004)04-0025-06
修稿时间:2003年5月20日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unit in fluvial reservoir with high water cu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