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超低位直肠癌 158例分析
引用本文:罗亮,张永川,沈攀.腹腔镜下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超低位直肠癌 158例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12):2470-2473.
作者姓名:罗亮  张永川  沈攀
作者单位:达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四川达州 635000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及完全切除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 resection,ISR)术式对 Ⅰ~Ⅲ期超低位直肠癌病人肛门功能、安全性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达州市中心医院 2013年 1月至 2016年 1月收治 Ⅰ~Ⅲ期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共 158例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 A组(54例)、 B组(70例)及 C组(34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及完全切除 ISR术式治疗;比较三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肛门功能相关指标、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结局指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排便急迫率、止泻药物依赖率、失禁率、 Wexner失禁评分及 Kinwan失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吻合口周围黏膜缺血、吻合口瘘、直肠阴道瘘及直肠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 B组及 C组术后吻合口慢性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9.26%,10.00%,29.41%(P<0.05);三组术后复发率、 3年无病生存率及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及完全切除 ISR术式治疗 Ⅰ~Ⅲ期超低位直肠癌在术后肛门功能保护和生存结局方面均较为接近;但完全切除 ISR术式应用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慢性狭窄发生风险。

关 键 词: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结直肠外科手术  肛管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