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对集诱鱼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注:研究生论坛)
引用本文:谢春航,安瑞冬,李嘉,易文敏,马卫忠.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对集诱鱼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注:研究生论坛)[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7,49(Z2):25-32.
作者姓名:谢春航  安瑞冬  李嘉  易文敏  马卫忠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鱼类生态行为学特性及高坝过鱼技术(2016YFC0502207);中国电建科研专项:水电工程过鱼设施关键技术研究
摘    要:鱼道进口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着集诱鱼水流的水力学特性,而集诱鱼水流能否被鱼类识别和适宜鱼类洄游,决定着诱鱼效果,是整个鱼道工程成败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两种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分别布置于闸墩旁和集诱鱼通道旁。为了说明不同的鱼道进口布置方式对集诱鱼水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标准k-ε三维紊流模型和VOF模型,对两种布置方式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用物理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布置方式集诱鱼水流的流态、流速、流速适宜区宽度和紊动能,表明:在集诱鱼通道布置方式下,集诱鱼水流流速更小,下游靠边最大流速减小了1.0 m/s;流速适宜区(0.70 m/s~1.41 m/s)横向宽度更大,最大横向宽度增大了3.0 m;水流紊动能更小,鱼道进口处最大紊动能减小了0.60 m2/s2。集诱鱼通道布置方式下的水流具有更适宜鱼类洄游的水力学特性,能更有效地吸引并引导鱼类洄游上溯,找到鱼道进口,可为鱼道进口布置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鱼道进口  集诱鱼水流  水力学特性  k-ε紊流模型  VOF
收稿时间:2016/9/3 0:00:00
修稿时间:2017/4/9 0:00:00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ishway Entrance Layout Mode on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Fish Luring Flow
xiechunhang,anruidong,liji,yiwenmin and maweizhong.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ishway Entrance Layout Mode on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Fish Luring Flow[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17,49(Z2):25-32.
Authors:xiechunhang  anruidong  liji  yiwenmin and maweizhong
Affiliatio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aulics and Mountain River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