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意蕴与历史性境遇——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本体论变革
引用本文:宋友文.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意蕴与历史性境遇——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本体论变革[J].云南社会科学,2007,2(2):36-39.
作者姓名:宋友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摘    要: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抽象劳动”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扬弃,创造性地提出了“感性活动”的原则,从而引发了一场存在论本体论的变革。感性(活动)是在社会状态中的能动和受动的统一。这是马克思存在论本体论的核心内涵。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巨大的历史感为基础的,由此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意蕴与历史性境遇便统一起来了。感性活动所蕴涵的人类解放之路也因巨大的历史感而不断彰显。

关 键 词:感性  感性活动  存在论  历史性
文章编号:1000-8691(2007)02-0036-04
修稿时间:2006年11月3日

The Implied Meaning of Existentialism and Historic Circumstance of Sensuous Activity
Song You-wen.The Implied Meaning of Existentialism and Historic Circumstance of Sensuous Activity[J].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2007,2(2):36-39.
Authors:Song You-w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