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增雨条件分析
引用本文:翟菁,黄勇,胡雯,蒋年冲,陈晓红,曾光平.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增雨条件分析[J].气象,2010,36(11):59-67.
作者姓名:翟菁  黄勇  胡雯  蒋年冲  陈晓红  曾光平
作者单位: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230031;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2.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230031
3. 安徽省气象局,合肥,230031
4.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9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01“江淮夏季对流云合并的观测和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5019“江淮流域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之地空联合观测研究”共同资助
摘    要: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新一代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和雨量等观测资料,对安徽省秋季旱期一次降水过程的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首先,模式预报的云降水结构与实况在总降水量及分布、云系回波特征、移动趋势方面基本一致,模式产品具有一定可信度,对云降水结构的分析表明,云中含有一定过冷云水且配合有上升气流的存在,这是有利的增雨条件。在此基础上,基于MM5模式结果计算了冰面过饱和度,散度差,K指数和850 hPa水汽含量,并由此得到综合增雨潜力指标,将指标与云结构、降水和卫星雷达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些指标揭示了云系中有利于增雨作业的动力、热力、微物理条件,对云系发展和降水过程有良好指示意义,与雷达卫星的观测结果较一致。最后,卫星反演产品、雷达回波以及雷达反演产品如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等特征与模式描述的云系结构特征一致,可判断作业的具体位置和时间,数值模式产品与观测资料结合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及时精确的指导。

关 键 词:增雨  中尺度模式  新一代天气雷达
收稿时间:2009/6/11 0:00:00
修稿时间:2010/3/20 0:00:00

Analysis on Conditions of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Catalyzing Operation Based on Mesoscale Model, CINRAD, and Satellite
ZHAI Jing , HUANG Yong , HU Wen , JIANG Nianchong , CHEN Xiaohong , ZENG Guangping.Analysis on Conditions of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Catalyzing Operation Based on Mesoscale Model, CINRAD, and Satellite[J].Meteorological Monthly,2010,36(11):59-67.
Authors:ZHAI Jing  HUANG Yong  HU Wen  JIANG Nianchong  CHEN Xiaohong  ZENG Guangping
Abstract:
Keywords:artificial rainfall      mesoscale model      CINRAD (China New generation weather radar)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